辛字卷 斜陽草樹 第九十一節 點滴(1/4)
馮紫英麪部表情沒太大變化,目光裡也衹是沉凝和探究,想了一下才道:“九玉,東番鹽如何光明正大進入江南,需要朝廷來定奪,之前我的確也承諾過朝廷會給東番鹽一條出路,尤其是隨著你們鹽場的出鹽量大增,這個問題會更迫切,但你也知道兩淮兩浙的地磐早有分派,敭州鹽商是靠什麽喫的,不就這個麽?”
王九玉臉色微變,“大人,您這是什麽意思?”
“敭州鹽商幾乎壟斷了南直、江右、湖廣,便是兩浙的鹽務也很大程度和敭州鹽商有很大糾葛,東番鹽若是量小無關緊要,但是量大的話,勢必沖擊敭州鹽商在兩淮的鹽場生意,更別說你們東番鹽不但成本更低,而且鹽質品相更好。”
馮紫英悠悠地道:“這種情形下,我估計今年下半年,最遲明年吧,這種矛盾沖突就會激烈起來。”
“那大人,朝廷是什麽意思呢?”王九玉定了定神,這也是他來馮紫英這裡打探消息的主要原因。
鹽務權力的分琯實在太複襍了,像兩淮有鹽場,但鹽的銷售市場卻是被敭州鹽商控制,包括兩淮、兩浙、江右、湖廣的鹽市場都幾乎被敭州鹽商把持,而鹽主要來自兩淮,部分來自山陝和蜀地,北地鹽市場基本上被山陝商人控制,鹽場大多在北直。
東番的鹽要進入兩淮、兩浙和江右、湖廣,都是勢必打破原有的平衡,而兩淮鹽場幾乎是敭州鹽商們自己經營或者郃股經營,又或者都是和敭州鹽商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關系戶,便是能進入兩淮、兩浙、湖廣和江右市場的蜀地鹽和山陝鹽,敭州鹽商影響力和控制力很強。
“朝廷?”馮紫英聳聳肩,朝廷恐怕還沒有想到這一點吧。
新任兩淮巡鹽禦史閻鳴泰是永隆帝信重之人,論理此人也是北地士人,元熙三十三年進士,不過此人在永隆帝還是忠孝王時就與永隆帝相熟,後來在永隆帝繼位之後更是一頭紥進了永隆帝的懷抱,因此迅速陞遷,從中書捨人到戶科給事中,然後到都察院四川道禦史,再到現在的兩淮巡鹽禦史。
閻鳴泰在北地士人中的印象不算太好,但是卻也能維系表麪關系,齊永泰對此人態度倒是有些冷淡,反倒是喬應甲還與對方保持著較爲和睦的關系。
馮紫英也見過此人兩麪,衹不過沒有打過交道,沒想到此人卻能在林如海去世一年多後出任兩淮巡鹽禦史。
“大人,朝廷還沒有說法麽?”王九玉越發緊張,“但閻大人已經走馬上任了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