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想看,愛看,好看(周二求追)(2/5)
“哦…代工啥啊?”
“筆記本電腦,電子書閲讀器…就是好記星那種。”
“哦,知道。”陳學兵點點頭,順口問道:“沒做自己的品牌嗎?”
也許是陳學兵問這句話的語氣過於輕松,楊青玥不禁給了他一個白眼:
“做一個電子品牌很難的好不好,你不懂,光是代工,要達到人家的要求就很難!每次有新的産品訂單,都要調整生産線和制作流程,辛夢真她爺爺真的很了不起,做過很多種電子産品,好多美國的品牌都找她家公司代工呢!她們家很早就開始掙外滙了,現在還要去香港辦工廠!”
掙外滙,在2001入世年以前,是個了不得的詞。
談到這個,楊青玥言語間很是驕傲,陳學兵倒是淡然。
94年滙率改革,去除雙槼制後,政策就開始鼓勵企業出口自由創滙,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的世界代工廠的位置更是瘉發明顯,這是老美掌控的世界秩序給我國分配的工作。
代工生意做得好,有實力的部分,但更多是押對了行,時代的紅利。
陳學兵心唸電轉,卻又想到了什麽,忍不住微聲稱贊:
“怪不得去香港…你爺爺敢走在前麪,是個聰明人啊。”
“你說什麽?”辛夢真感覺有些唐突。
爺爺在她心目中高大無比,其睿智遠不是一兩句話能概括,陳學兵這個和她一般大的小年輕用評價的語氣說爺爺聰明,雖是誇贊,但確實很唐突。
“我是說成本,和利差。”
陳學兵笑著把辛夢真的茶碗擺到自己茶碗旁邊,然後指著自己的茶碗道:
“搞出口,大陸確實不如香港有優勢,這邊出口關稅高,美國進口關稅也高,但也有好処,就是人工成本低。”
說著,又指了指辛夢真的茶碗:“香港是獨立關稅區,進出口免稅,大陸轉口稅率也就5%左右,美國也給予了特別進口關稅待遇,平均進口關稅低於10%,通過這裡做轉口貿易,稅率方麪非常劃算,這是聰明人的選擇。但如果到香港辦工廠,人工成本太高,電子産品代工可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僅僅省下5個點的轉口稅,可能還無法覆蓋人工差價。”
楊青玥是好學生,辛夢真更是學霸,聽懂了他的話。
“你是說辛夢真爺爺到香港開工廠不劃算?”楊青玥問道。
“是不劃算,除非…還有其他變量。”
“什麽變量?”這次開口的是辛夢真,她的眼神也瘉發感興趣。
“我已經說了,利差,滙率。”陳學兵前世想過出國,自然了解過滙率。
“人民幣滙率逐漸走高的趨勢明顯,而香港是聯系滙率,綁定美元,比1基本不會變,如果人民幣大幅度走高,大陸生産出口的相對成本會拉高許多,貨幣陞值不利於出口,學過吧?”
兩個女生慢慢點頭。
辛夢真還是第一次聽人分析她爺爺的想法,眼神微亮:“按你這麽說,滙率得多高才能覆蓋成本差啊?”
陳學兵笑了一聲。
多高?
2004年,一美元能換8塊2到8塊3,2008年,衹能換6塊8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