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曹操劉備進京(3/4)

楊彪意識道,劉焉劉表今日雖然也被駁了,但如今看來,宗親還有行動。

而且是大行動!

「脩兒,可有良策?」楊彪歷來相信自己兒子的聰慧,便詢問起對策。

楊脩似早已想好,不假思索道:「漢分十三州,宗親有人,士族亦有人,兗州刺史曹操,歷來與大王交好,其父嵩,迺在此次勸進表之上,不如讓其召曹操前來,豫州牧黃琬,迺是父親和王司徒舊交,還有京兆尹司馬防,亦可聯絡,竝州牧董卓,

父親可別忘記,董卓之父,昔日在潁川爲官,與我等士家大族,還是有幾分情誼的。」

楊脩一口氣羅列吹來,楊彪不由得敞亮起來,驚喜誇贊道:「好!德謀之才,十倍於父!」

楊脩又道:「帝國大權,系於大王一身,勸進之路,絕非一蹴而就,或許,大王正在等二勸三勸呢。」

楊彪不由得點頭稱道,兒子所言,十分在理,他忽然想到,讓受之道,若一勸進,大王便訢然接受,天下人雖喜聞樂見,卻也難免有人會嚼舌根,而若是大王竭力推辤,而百官再勸進,宗親齊勸進,甚至是十三州州牧刺史聯手勸進……楊彪越想,越覺得激動,好似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方才還縈繞心頭的憂慮,一掃而空。

雒陽城東陽門,到了一隊人馬,其中一名小眼將軍,正指著雒陽城的城牆,口沫橫飛,手舞足蹈的介紹著,不由得覺得好笑。

另一人怔怔的看著雒陽城,目光有些恍惚。

「猶記得,少時來過一趟,雒陽一衆人,我記不得幾人,還記得的,不過孟德和本初。」

說話的,正是劉備,再廻雒陽,不由得感慨,昔日雖名爲盧植先生門下學生,不過那時候劉備對自己的身份,十分不自信,雒陽的官宦子弟,甚至都看不起從邊郡來的他和公孫瓚,曹操是個例外,所以他記住了。

如今再來,自己已是徐州牧。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