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浮生六記(2/5)

劉招孫沒空替萬歷和他兒子感傷。

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從渾河戰事第一天算起,截止斬殺袁應泰,敺退遼鎮兵馬,劉招孫已經斷斷續續征戰兩個多月。

軍隊傷亡過半,幸存的將士疲憊到極點,是時候休整了。

泰昌皇帝雖不像他爹那樣,剛登基就被別人架空,然而此人性格懦弱,手中沒什麽權力,朝廷大事還是由內閣和司禮監說了算。

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權力需要重新分配,東林黨楚黨浙黨爭得頭破血流,內閣無心也無力對付劉招孫。

司禮監就不用說了,現在魏公公一手遮天,全力支持他拜把子兄弟,不聽話的人,能殺的都被他殺了。

於是朝廷對開原連表麪的敲打都沒有,將這次遼東動亂的所有罪責全都推給三個死人。

袁應泰和張銓等人,下獄的下獄,抄家的抄家,對幕後主使劉招孫卻是一番嘉獎,新皇帝還給開原軍補發了六十萬兩軍餉。

劉招孫不知道這是不是欲擒故縱之計,不過既然封了平遼侯,還把遼北五城劃給自己,可見朝廷不想撕破臉,至少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撕破臉。

劉招孫順水推舟,不再提無禮要求,衹讓朝廷落實對一衆將官的封賞。

朝廷給楊鎬補了個天津海防道的缺,把老楊安排在京師腳下,多少有點人質的意思。

劉招孫來不及勸說嶽父,楊鎬自己就樂呵呵的跑到天津走馬上任,又開始他的宦海生涯。

劉招孫對這個官迷嶽父無可奈何。

不過衹要平遼侯在遼東一日,楊鎬便不會有什麽大麻煩。

渾河血戰所得白銀十五萬兩,斬殺袁應泰張銓得十萬兩,加上泰昌皇帝賞賜的六十萬兩,劉招孫這次共得白銀八十五萬兩。

繳獲的後金糧草物資堆積成山,考慮到喬一琦他們在遼北的圈地擴張,收獲更豐,接下來一段時間,開原軍應該可以過上富裕生活。

距離劉招孫二十嵗生日越來越近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