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王國:抉擇(1/5)

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迺以乳爲目,以臍爲口,操乾慼以舞。

——《山海經·海外西經》

崇禎四年七月十五日,中元鬼節。

明清和議失敗,皇太極以爲老汗複仇、爲八旗雪恨爲名,興兵十二萬伐明。

七月十八日,清軍兵分四路進犯遼東。

代善、嶽拖率兩紅旗攻打鉄嶺,阿巴泰、多爾袞率鑲白旗攻打撫順,阿濟格、濟爾哈朗率正白旗、鑲藍旗進軍寬甸,皇太極親領兩黃旗攻打沉陽。多鐸、碩拖、杜度等一衆貝勒貝子畱守赫圖阿拉。

烏真哈超統領石廷柱、馬光遠亦率軍隨行。

石、馬兩人和已經‘殉國’的李永芳一樣,都是大清老資格的包衣奴才。老汗在位時,這兩人便從遼鎮“棄暗投明“,脫離遼鎮,加入了後金,很快都擡了旗。兩人騎射武藝“勇健絕倫“,可以說都是不世出的優秀包衣。皇太極繼位後,馬光遠、石廷柱數次追隨清軍伐明,以屠殺遼民作爲自己晉身的堦梯,獲得主子信任,官至漢八旗統領。此次興兵伐明,兩人自然也要賣力表現。他們麾下的漢軍連同砲手達到兩萬人。

除此之外,皇太極強令李朝派遣兩千火銃兵隨行,加上隨軍包衣,清軍兵力接近二十萬人。

自萬歷四十七年沉陽大戰後,遼東各方已維持了十少年來的和平。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