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陸佰玖拾壹廻 榆關陷沒殺聲裡(2/5)

待阿骨打廻過了神,立刻派出信使,告知東路軍完顔斜也,要東西兩路一同發力,盡快打入長城,替婁室等人報仇。

自此惡戰再起,金國一乾重將,輪流引軍猛攻,守軍死傷日見慘重,關勝聞報大驚,忙領雲州兵親至,方才穩住陣腳。

又過數日,吳乞買自上京匆匆趕來,告知阿骨打,宋帝派了童貫親來,坐船自錦州登陸,前往上京議和,欲割江淮以北結好,兩國共滅殘遼、武大郎,平分天下。

吳乞買見機不可失,不及稟報,便以親王禦弟身份簽下國書,又要童貫取榆關以示誠意,阿骨打得知大喜,不僅不怪吳乞買越權,更極贊他敢於任事。

卻說榆關,自老曹去後,張覺曉得自家責任深重,點了兩萬平營軍,隨他駐紥榆關,又以‘撲天雕’李應、‘鬼臉兒’杜興相幫。

後來郭葯師領怨軍兩萬餘人,兵出榆州,遁於城外,也不曾發兵攻城,倒是張覺、李應,先後領軍殺出,雙方廝殺數場,誰也不曾佔得便宜。

如此數月忽忽而過,及至八月間,怨軍忽然開始攻城,張覺準備已久,榆關器械糧秣充足,自然應對從容,一連四五日,殺傷怨軍一千有餘,關卡穩如泰山。

這一日,攻城兵馬丟下一兩百具屍首,潮水般退去,張覺令人打掃戰場,自家與李應、杜興飲酒議事。

飲了幾盃酒,杜興皺起一張醜臉,說道:“黃崖關早已殺得屍山血海,我這裡怨軍,原道他衹是牽制,如何這幾日也竟發力?其中必然有些緣故。”

李應笑道:“你也不必多想,料來是黃崖關那裡,金狗們難佔便宜,故此讓這些怨軍試一試,看我這裡可能突破,呵呵,豈不是想瞎了心?”

張覺聽了杜興所言,本來有些擔憂,聞聽李應言語,頓時寬心,笑道:“賢弟見得極是。再殺他幾日,必然生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