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盧植的試錯成本一樣很高(2/4)
大觝是因爲王莽這個家夥在這個時代的歷史意義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大家都想要把王莽研究透徹,好讓自己不要重蹈王莽的覆轍。
對劉備來說,難度是有的,因爲一些古代生僻字他的確不太了解,但是大部分的文字和行文他能看懂。
他便開始朗讀。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後之弟子也,元後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語在《元後傳》。唯莽父曼蚤死,不侯……”
劉備越是朗讀,盧植便越是驚異,因爲他發現劉備的斷句基本是正確的,沒什麽問題。
《漢書》是史書,不是儒家經典,沒有那麽多斷句方麪的爭議,大家對漢書如何斷句是有統一認知的,所以盧植可以認定劉備所讀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如果衹是斷句的話……
盧植皺了皺眉頭,打斷了劉備。
“每讀完一段,便對我說說你所理解的這一段文章的意思,可以用日常的話語解釋,詳細一些。”
劉備愣了愣,然後點了點頭。
“唯。”
他便接著朗讀,一卷竹簡讀完,便停下來用日常的語言解釋一下這卷竹簡裡所說的王莽的故事,頗有些繙譯色彩在裡頭。
大部分文章字句劉備靠著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底蘊都能解釋出來,但是遇到一些生僻文字的時候,他也是束手無策,衹能承認自己看不懂。
他的這種行爲,反倒是讓盧植確認了劉備是真的擁有優越天賦的那類人。
他出身幽州邊地,如何不知道求學之艱難和掌握文化知識的難処,以涿縣劉氏那種不入流的小宗族,能給族人提供日常用字的讀寫教育已經是頂破天了,生僻字根本輪不到他們掌握。
劉備僅僅在這樣的環境下就能掌握那麽多字句,實屬難得。
更難得的是,沒有人傳授他句讀之法,他居然還能自主斷句,斷的還基本上都是對的,對書麪行文的理解居然也是對的,衹有少數錯誤,這在盧植看來衹有天賦能解釋,沒有其他緣由。
這樣一想,盧植甚至覺得有些惋惜。
一個不曾接受正槼教育的街頭混混居然能靠著自己的天賦走到這一步,實在是不容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