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六 平平無奇諸葛亮(2/5)
“要啊,怎麽不要?”
店家笑道:“但是利息很低,以前喒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也借過錢,那都是月息兩成,三成,四成,甚至我還聽說過五成的,結果你知道朝廷要多少利息?”
“很低嗎?”
諸葛亮笑道:“看你如此高興,顯然不高。”
“真的不高,月息一分,原來的比這高了二十倍!”
店家竪起兩根手指:“你敢信?放七八年前誰敢信?說句犯忌諱的,朝廷從來都是問喒們要錢的,什麽時候還做起了好事?一開始誰敢信大家都不敢信,一年多以後才漸漸敢相信的。”
諸葛亮一邊喫著滑霤霤的餛飩,一邊緩緩點頭。
“這麽說,都是貞觀年以後才有的事情?”
“那可不,都是貞觀年以後的。”
店家笑道:“所以自那之後,每一年年節的時候,喒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都在說,貞觀年以前和以後,根本就是兩個模樣,有些時候你完全就不敢相信,這完全的兩個模樣,就在前後兩年。”
店家來了興致,和諸葛亮談天說地,說這幾年大家的日子發生的變化,諸葛亮慢慢地喫,細細地聽,一碗餛飩喫完,店家也到了要忙碌的時候,招呼了一聲諸葛亮,讓他再來喫餛飩。
諸葛亮掏出手巾擦了擦嘴,放下了三枚銅錢,離開了店鋪,走入了德觀坊的街道上。
街道之上,他入目所見,都是生機盎然的一幕幕。
老人,孩子,成人,或者走來走去,或者沿街叫賣,或者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些閑話,或者在自家的店鋪裡忙忙碌碌招攬客人。
他所見到的,是濃濃的生活氣息,是他之前在徐州、在自己家的族地裡所很少能看到的場景。
他知道,雒陽作爲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自然是最先發生變化的地方,如果連雒陽都無法變化,那麽天下之大,自然也沒有能夠發生變化的地方。
而如果雒陽真真切切的發生了觸及到底層的變化,那麽諸葛亮有理由相信,天下之大,遲早也會發生這些他很喜歡的變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