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牛人(1/5)
“清康熙時期,宮廷內府收到了一部宋太宗賞賜翰林學士畢士安的《閣帖》法拓本。乾隆三十四年,即以此爲底本,歷時三載,於乾隆三十七年春,將所摹刻的一百四十四塊帖版,嵌於圓明園之長春園中的蘊真齋廊壁二十四間廻廊之中,乾隆非常得意,將收藏此帖刻石的廻廊,更名‘淳化軒’。”
“圓明園……”周至聽到這裡又傻了,圓明園現在什麽鬼樣子可以說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那不是又糟糕了……”
啓老搖了搖頭:“乾隆《欽定重刻淳化閣帖》折式裝幀,函裝共十冊。濃墨擦拓,檀香雞翅木做封麪、封底。黃色撒金冊頁引首和收尾。”
“帖前有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六日禦筆序文和‘寓名蘊古’題字。冠以‘欽定’二字。帖尾刻‘乾隆三十四年嵗在己醜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閣帖初摹勒上石’篆書四行。由於《淳化閣帖》是‘奉聖旨模勒’,它刻成後,甚至無人敢於擅自繙刻。”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畢士安大部分底本與乾隆《欽定重刻淳化閣帖》刻本,一起被被焚,從此之後,已沒有一部完整的祖刻本和法拓本存世。”
“啊?”周至問道:“那流失到港島的那部?”
“其實《淳化閣帖》,除了乾隆複刻版本,還有明代碑刻本,拓本,歷代還有不少名家的摹本。”
“歷史上臨過《淳化閣帖》的書法家,皆爲時代偏早且聲名卓著者,如元代最著名的書法家趙孟頫,‘研習六年而得正果’,其書法成就堪稱元代第一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