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九章 閹寺雄起(上)(2/5)
“秦兄真是好記姓。”呂坤贊許的點點頭道:“上海光榮在列,領了五萬匹的任務,其餘府的年征解額,從一萬匹到五萬匹不等。這樣江南織造侷每年解送宮裡的絲綢,便從原先的四萬匹,增加到二十五萬匹。”說著一臉苦笑道:“喒們這位皇帝,實在是胃口太大了。前年,以娶九嬪爲由,增加了十萬匹的解額,去年,又題派了一次,是十五萬套匹,理由又是潞王、壽陽長公主的大婚和慈聖太後的聖誕。到了今年,乾脆也不再需要編造名目,衹要獅子口一開,要幾多地方上就得解進幾多,而且說這個數目才夠用,分明是想一勞永逸,就此形成定例!”
“是啊,就算宮裡的兩萬多人,全都四季常新,原先的解額也用不了一半,賸下的足夠皇帝賞賜或者別的用途。”沈默一臉費解道:“真不知皇上要這麽絲綢乾什麽?難道就爲了把庫房堆滿?”
“秦兄有所不知,貪財之人必然吝嗇,喒們這位皇帝,登基至今還未賞賜過大臣呢。雖然太監的後妃不時得賞,但都幾匹幾匹的賞,衹是九牛一毛。”呂坤揭開謎底道:“皇帝要這麽多絲綢的目的,是爲了自己開皇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以四海之富,任土作貢,本又何必置莊立店,與百姓爭刀錐之利?”沈默搖頭道:“這樣一來,要害死多少絲綢業者?”
“是啊!一匹絲綢的成本價是六十兩銀,二十五萬匹就是一千五百萬兩,每年拿出這些絲綢,各府的織造行業便得吐血。”呂坤一臉憂色道:“然而這些解送進京還不是用來消費,而是用於出售。不用本錢,皇店自然低價傾銷,又給絲綢産業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真這樣搞下去,大明的絲綢行業,還有什麽活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