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曹操(2/4)

跟曹氏關系密切的夏侯氏,夏侯惇生於公元158年,夏侯淵生於160年。

曹操出身公族,年輕時機敏過人,任俠放蕩,愛講武事,喜讀兵法,最大的理想是能夠成爲耿秉、馬賢那樣的征西將軍,爲朝廷拓邊開疆、征服西域。

也就是說曹操希望成爲名將。而袁紹則是希望成爲名臣。

曹操二十嵗時(公元175年左右)便被沛國擧爲孝廉,入朝廷爲郎。不久時任尚書右丞的河內人司馬防擧薦曹操爲洛陽北部尉,朝廷照準。

洛陽是京縣,設有一令,洛陽令,設左右東西南北六個縣尉。北部尉即其一。

曹操執法嚴厲,曾杖斃違禁夜行的宦官蹇碩的叔父,多有得罪權貴之処,被明陞暗降,調出京城,任東郡頓丘令。

好景不長,公元177年,中常侍王甫陷害天子劉宏的皇後宋皇後,說她巫蠱詛咒天子。劉宏大怒,廢宋皇後,後者不久鬱鬱而死。宋皇後之兄宋奇,也被誅殺。而宋奇娶了曹操從叔父曹熾之女(曹仁、曹純親姐妹)。算起來宋奇是曹操的妹夫。曹操被牽連免職。

公元179年,中常侍王甫父子被陽球捕殺。後陽球雖然被中常侍曹節等反殺,但王甫一死,壓制曹氏的力量便沒了。曹騰積累的聲名和人脈,曹嵩的金錢,多琯齊下,曹氏複起。比如曹操於公元180年又被朝廷征召,任命爲議郎。

曹操作爲議郎,幾次上書勸諫天子遠閹宦(?),親賢臣,天子不用。曹操便不再勸諫。

宦海沉浮近十年,曹操仍舊渴望能夠立功西域,但已不再是那個熱血的年輕人,經歷了人情冷煖,懂得了人心世故,城府深沉了不少。

他跟袁紹都看出太平道的危害,但他們都沒有勸諫天子捕殺太平道。首先,重臣勸了都沒用,他們人微言輕,說了跟沒說一樣。其次,衹有太平道作亂,他們才有機會得到重用。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如果風平浪靜,英雄怎麽可能有機會出頭?

與袁紹、何顒、逄紀、許攸、段煨等人聊了許久,曹操才廻到寓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