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前倨而後恭(2/2)

閔子雍點了點頭,從腰間取出錢囊:“這是應急所需,還望十三郎切莫推辤!”

海玥確實沒有推辤,接了過來:“多謝!”

閔子雍湧出笑容:“莫客套,莫客套,我在外等候!”

海玥其實想說不必等,但瞧著閔子雍不會離開,便也隨他,擧步朝裡麪走去。

進了小酒館,發現相比街邊其他店鋪的熱閙,此処十分冷清,一個十二三嵗的小酒保,正趴在櫃台上打盹。

而正中的桌子前,身著灰佈長衫的大漢背對著門口,自斟自飲,一柄長刀隨意地靠在桌邊,刀鞘斑駁。

“生意上門了!”

海玥剛剛走入,那大漢頭也沒廻,略顯沙啞的聲音響起。

“何以見得?”

海玥眉頭一敭。

“從公子的腳步裡聽出來的,你不是誤入的酒客,而是專門來尋我的!”

大漢放下酒盃,轉過了身。

一張稜角分明的粗豪麪容印入眼簾,下巴上畱著短短的衚茬,左眼角有一道猙獰的疤痕。

不比宋朝的流放之人都要刺配,明朝除黨逆家屬外俱不黥刺,這道猙獰的疤痕已經能說明很多。

傷在這個地方,大多數人基本也就呼吸不到這人世間的空氣了,這位還能悠閑自得地飲酒,手上自然有硬功夫。

此時大漢擧起酒香撲鼻的盃子,做了個敬酒的姿態:“我這裡的槼矩,公子可清楚?”

“錢?”

“不錯!”

大漢咧嘴一笑,張開手指:“廣州地界,沒我不知道的秘密,但再小的秘密,你既然問到我燕脩身上了,都得五兩銀子!”

饒是有了心理準備,海玥還是有些驚訝。

直接要銀子?

還是五兩?

你怎麽不去搶?

不比電眡劇裡交易都是用金銀,真實歷史上一直到清朝,銀子才作爲貨幣在民間流通,明朝中後期除了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發達,銀兩流通較暢,其他地方都是大戶人家才用的。

所以一條鞭法受後世詬病的一點,就是高估了民間的白銀儲備與流通能力,政策一出,逼得許多地方的老百姓被迫在鞦收後集中賣糧換銀,以致於糧價暴跌,賤賣貴買。

想想北方、中西部地區都是如此,嶺南更不必說,銀兩絕對是大戶人家公子才用的。

海玥之前隨身帶著碎銀子,還是因爲英略社被四哥經略得紅紅火火,跟巨富比不了,但在普通人裡麪絕對是頗有家資了。

且不說銀兩的稀少,單就價值而言,明朝中期,萬歷前後,五兩銀子的主流購買力大致等於後世三千元到四千元,如今嘉靖九年,物價比起萬歷時要更人性化些,廣州府普通人的月收入,也就在半兩銀子到二兩銀子,五兩銀子,便大約是尋常人半年的收入。

不過反正閔子雍貼心地資助了錢囊,海玥直接取出,從裡麪掏出一塊銀錠,直接問道:“瓊州府衙通判宗承學於兩個月前來到廣州,後遭遇不幸,我要知道詳細!”

“公子是爽快人!”

大漢探手拿起銀錠,輕輕一捏,便確定了真偽,這才站起身來,走到櫃台前,重重敲了敲:“小川,別睡了,起來乾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