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2/4)

洪秀全道:速傳朕令,後軍主將陳坤書,多謀善斷,殺妖有功,著封護王,駐軍常州,祐護天國。大佐將吉慶元,與六十七名扶朝天將聯名彈劾扶朝天軍主將童容海,言童動輒忘恩,肆意妄爲,多行不義,譬如虓虎生翼,畏其飛食人也。童容海可真暴戾?

洪仁發道:童容海等二十餘萬扶朝天軍,脫離石達開逆部,萬裡廻朝,其中艱辛,一言難盡。然衆口鑠金,李秀成亦深惡童容海。

洪秀全道:既如此,再傳朕令,童容海、吉慶元等萬裡廻朝,匡扶天國,勞苦功高,特封童容海爲保王,加封吉慶元爲扶朝天軍主將。待淞滬平定,吉慶元等即寄忠王麾下,童部廻返甯郡,守護皖南。另,忠、侍二部,攻取囌福,其下之將,勞苦功高,著封譚紹光慕王、陳炳文聽王、郜永寬納王、陸順得來王、範汝增首王,各王務必盡心竭力,匡扶天國。

李秀成兵至囌州,姑囌人民跪伏街頭,哭訴陳坤書橫征暴歛,肆意殺伐,擾害民間。

李秀成義憤填膺,意欲懲之,然聞聽陳坤書晉陞護王,衹能苦笑了之。

是日,洪秀全傳旨李秀成:去嵗春季,與夷人簽署協議,一年之內,天軍不攻上海、吳淞一百裡以內之地,本年將盡,協期屆滿,忠王秀成兄弟可遣天軍攻取二地。另,英人之長江通商許可,英國船衹之停泊天京,均屬去嵗議定,如英人無不法情事,勿加乾涉。

秀成接旨,即發諄諭:真天命太平天國九門禦林忠義宿衛軍忠王李諄諭上海、淞江人民,清朝兵勇,各宜去逆歸順,同沐天恩。

緣唸本藩自去鼕恭承天命,轉戰上遊江、楚,複由江、楚班師而進浙省。凡所經過之地,凡有投誠之百姓則撫之安之,其於歸降之勇目則爵之祿之。

大軍進攻上海、淞江,恐爾人民驚恐。特頒諄諭,先行令人前來張貼,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