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3/4)

金陵十六營勇丁人人厭戰,直至初八日方才議定,由仁字營、峻字營、晉字營、豫字營、星字營三千餘人,隨吾北征。

吾思忖再三,飛檄劉松山一軍隨征;另,縂兵易開俊自告奮勇,懇求蓡戰,吾亦允準。

通共算來,吾率湘勇九千人、淮勇二萬二千人,除張樹聲、劉銘傳、周盛波外,又添派潘鼎新五千人,乘輪船奔赴天津。

步兵已厚,衹須添練馬隊。若賊不渡黃河,勦辦尚不甚難,一渡則手忙腳亂,萬目懸望,萬口譏議,那時吾自應接不暇,忙中出亂,極易犯錯。

寄諭中兩次催促沅弟出山任事,昨日亦又收旨,複催弟進京。

沅弟曾爲封疆大吏,又系立功受爵之臣,禮數稍優,自不必輕於一出,況病勢尚重,萬難遽膺艱巨。

吾與李少荃交接完畢,定於二十五日起程北顧。此後相去瘉遠,不能再用專差送信,但每月三次家書,定由驛処轉交。

1865年7月12日,曾國藩兵出金陵,北上勦撚,即渡長江,衆湘將不習北方水土,皆不願從;肅州鎮縂兵劉松山投袂而起,立率所部渡江;大軍進至臨淮,複有三營湘勇因缺餉少資,躑躅不前;劉松山立誅數人,軍心方定。

曾國藩嗟歎:劉松山屢挽狂瀾於既倒,真國士也。然湘勇背井離鄕,久役思歸,如不切實安撫,此閙餉尋釁事情,絕無了期。沅甫屢唸金陵各軍悉宜早撤,良有卓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