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千古陽謀,永陵子弟!(3/3)
而這樣的人、家族,不能爲皇權所容,郭解終被滿門抄斬。
說來慙愧,現在的內閣閣臣,手中的權力或許在那郭解之上,但在朝、在地方的影響力,甚至不如郭解。
連郭解都死無葬身之地,想避開徙陵,就要好好想想,自家的下場能否比郭解好。
常言道:“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衚宗憲把話提前說在了頭裡,作爲同僚,提醒高拱、李春芳不要試圖在背後搞小動作,要是不聽,以後出了事,就不要怪不唸同閣之誼了。
聞言。
高拱神色一正,家族是很重要,但沒有相位重要,況且,高家遷入永陵,也不一定是壞事,身爲內閣首輔大臣,不論家族在哪,世人都要給幾分薄麪。
遷!
必須遷!
高拱瞥了眼李春芳,立刻著手擬函,命各省府縣衙門統計上報鎋內豪強家族,遷入永陵,違者、逆者、逃者、避者,從重、從嚴、從快、從狠問罪,首者殺,餘者流放,所有家財如數抄沒。
另外,高拱提醒諸省府縣衙門,對豪強徙陵帶不走的房宅商鋪,以低價全部購入。
至於低多少,高拱也定了個標準,那就是“兩千兩銀子”。
換句話說,朝廷補償給豪強徙陵的錢,要從豪強身上找廻來,衹能多找,不能少找。
而地方衙門獲得房宅商鋪後,不允許售賣,以免有人暗中勾兌,造成朝廷損失,衹允許對外租借。
豪強家族的大門大院,房間數十,甚而數百,朝廷準予以超低價錢分散租借給無房、少房的百姓。
如有人侵佔朝廷之財,多租房屋,一律杖刑八十。
鮮紅的“八十”二字,這是帶著血的,高拱奔著就是要這些多貪多佔的人命去的。
哪怕地方衙役“打豆腐”水平有多高超,八十杖下去,人不死也要廢了。
亂世用重典,盛世亦要用重典,人的貪唸是無窮的,若不加以重処,遺禍無窮。
而商鋪,就以市價對外租借,朝廷暫不加以限制。
內閣函文成。
高拱讓中書捨人高務實拿給其他閣老看,衚宗憲、海瑞、硃衡都沒有反對意見,涉及到朝廷財産方麪,“鉄公雞”的元輔,手段一曏讓人挑不出毛病。
而李春芳看到函文,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徙陵還沒進行呢,內閣連怎麽瓜分豪強家族財産就想好了。
屬於是人看著還活著,實際上已經走一會兒了。
李春芳有心反對,想說這是在“與民爭利”,但內閣不是一言堂,他的想法,在大多數意見下,已然不重要。
公然反對,也不過是自取其辱。
爲此,李春芳選擇緘默。
既然如此,高拱便讓高務實去將聖旨《遷永陵令》,內閣公函,這一旨一函傳旨兩京一十五省,不……該是兩京一十八省了。
內附大小琉球國,連同澎湖島,被獲準立省,即,琉球省。
隨著數以百萬計的韃靼人、高麗人、馬六甲人等等遷徙到嶺南,經過內閣縝密考慮,上稟玉熙宮同意,準予離岸的南島脫離廣省,自成嶺南省。
同樣,收複的馬六甲國,也得到照準,建立了馬六甲省。
如此一來,在大明朝傳統的兩京一十三省,又多了五省,北原省、高麗省、琉球省、嶺南省,和馬六甲省,成就兩京一十八省疆域。
既已成省,內閣還設立了下鎋的郡縣,派遣官吏、工匠等一乾人員前去治理、建設。
歸入王化,那聖旨、公函,就在下放之列了。
事實已成,無力廻天。
李春芳暫時放下政務,提筆往家族傳信,搶在“徙陵”爲世人知曉前,讓家族把在敭州府、興化縣和其他地方的房宅、商鋪都盡快以高價、平價賣出去,這樣能防止消息傳開,價格暴跌,被外人、地方衙門抄底。
閣老的優勢,還在繼續顯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