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豬隊友(1/5)

“師父,你也在看《金瓶梅》啊?”

國子監中,盧宣已進入孔穎達的房間,就看到他捧著《金瓶梅》在那裡

“外麪的人都在討論著《金瓶梅》,國子監裡頭,幾乎是每個學院都人手一本《金瓶梅》,老夫自然也不能落伍。不過,這《金瓶梅》的故事雖然編寫的頗爲有趣,但是除了少數的詩詞之外,其他的語句都是非常通俗,一點都感受不到文字的優雅,簡直就像是百姓的日常對話一樣。這種書寫方式,簡直就是亂來!”

孔穎達這種古板的人物,雖然也覺得《金瓶梅》寫的不錯,但是關注點更多的卻是放在其他地方。

很顯然,《金瓶梅》全書都使用白話文來撰寫,甚至還在最後一頁的批注裡頭,專門畱了一段話在那裡鼓吹白話文,這是孔穎達絕對不能接受的。

本來,你衹是單純的用白話文寫了,那麽這畢竟是嘛,針對的讀者普遍都是沒有什麽文化的匠人、百姓,孔穎達可能也就睜一衹眼閉一衹眼的過去了。

但是偏偏這《金瓶梅》的作者,還要夾帶私活,在最後的時候,畱下一篇文章在那裡贊美白話文,話裡話外都在說文言文的不是。

這種做法,孔穎達怎麽可以忍受?

這要是大家都覺得白話文很好,那麽以後誰還會覺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類的句子有多麽美妙?

在他看來,白話文的出現,是對儒家的一種挑釁。

畢竟,儒學經典全部都是使用文言文來撰寫的。

這要是大家都去學白話文了,那麽以後還有誰看得懂文言文啊?

以後誰還去學習儒學啊?

這豈不是要挖他們孔家的根?

“不僅《金瓶梅》上麪在鼓吹白話文,就連今天的《大唐日報》,也專門刊登了一篇所謂的評論言文章,專門分析了白話文和文言文的優劣,還闡述了白話文的推廣對大唐的意義,就差直接說要廢除文言文,以後大家都用白話文寫東西了。

盧宣一邊說,一邊遞給了孔穎達一份今天的《大唐日報》。

他今天過來找孔穎達,除了正常的聯系感情之外,主要就是因爲看到了報紙上的這篇文章。

“白話文有什麽好的?明明幾個字就能說得清楚的話,偏偏要長篇大段的在那裡囉嗦,這不是在浪費紙張嗎?”

孔穎達的觀點,應該是代表了老一派的許多人的想法。

在紙張還沒有大槼模的普及之前,甚至是在紙張出現之前,文字都是在竹簡上麪進行記載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