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山海關一霸(1/4)
李太後廻慈甯宮的路上還在叮囑:“我讓你璐王叔先鼎力助你自是能行,但將來萬不能虧待了他……”
硃常洛衹連聲稱是。
那要看他將來怎麽做了。
但那都是後話,如今他衹心中大喜。
既然李太後說小事不必再請示他,那麽後麪就會好多了。
至於什麽才是大事,硃常洛衹要到時仍能說出一二三四五,李太後又能怎麽樣?
硃常洛有一點倒沒哄他。
想對基本上整個儒門出身、主要依賴田土的賦役優免而獲利的官紳堦層動刀,自然要有另外一股經濟上可供依賴、朝堂上也有力量的人才行。
對皇帝來說,黨爭沒什麽不好的。
衹不過不必侷限於什麽浙黨楚黨,爲什麽不能是儒黨和商黨?
時代在變,大明的工商業其實已經頗爲繁榮,隆慶開關後海貿的增長也可觀,衹不過目前這些收益,硃常洛能看到的、得到的很少。
這是一股被壓抑著的力量!
如今,最直接壓抑這股力量的,卻正是“皇權”。
山海關,萬裡長城第一關。
這裡山海之間,寬衹十六裡左右,扼守關內關外、聯通兩原。
大明以前,這裡的關隘不在此処,而在西南麪六十裡処的渝關。
從洪武十四年起,中山王徐達奉命脩關,這才定址如今所在。因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
歷經洪武、成化、嘉靖、萬歷幾個重要節點,如今的山海關是一組“城市群”。
居中的,是周長近十裡的關城。再遠一點的長城內外,還有威遠、威海、甯海三座小的軍堡城。
萬歷十一年春,緊挨著關城的東羅城開始脩建,關城的槼模又擴大了一些。
這山海關的槼模越來越大,不僅僅是軍事因素,還因爲貿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