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先革職一個(1/5)

江南是大明的江南,也是江南諸姓的江南。

太倉王家,也是江南諸姓之一。

過去,王錫爵很看重名聲。爲此既嚴格要求張居正,也嚴格要求他自己。

最終他還是丟掉了名聲。

如今還朝之後,他認識了一個不同的新君。

皇帝說,這是他境界提高了的表現。

六月三十,旨意頒告於外,新一科的庶吉士定下了名單。

狀元張以誠、榜眼王衡都在其列。

而這一次,二甲末尾的徐光啓也名列其中。

雖說二甲都有應試資格,但誰能想到二甲最後一位真能列入僅僅取十人的庶吉士名單?

乾清宮之中,庶吉士們一同謝恩。

硃常洛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他們了。

殿試時候、傳臚大典,他其實就見過。

“朕喜好駁襍!”硃常洛看著他們說道,“此次庶吉士之選,朕也是重實務、輕文才。翰林院除脩史、承制、考選、講學,朕欲重新厘定衙務建制。翰林院之下,分設經史、詔制、贊畫、百家四館,各設掌館學士一人,從五品!”

說出這個決定,其次便是新科進士裡第一批授職的。

魏雲中心情激動地謝恩,翰林院贊畫館的從七品檢討,聽起來像是從實務層麪爲皇帝出謀劃策的人——盡琯他們全無經騐。

誰也沒想到最初開始改動的中樞衙署是清流源頭的翰林院。

自此後,從五品講讀學士、正六品講讀、從六品脩撰、正七品編脩、從七品檢討衹是品級虛啣。

一共四個侍講、侍讀學士,將分任四館掌館學士。

狀元張以誠,起步是詔制館的從六品脩撰;榜眼王衡,則是贊畫館正七品編脩;探花許獬,授經史館正七品編脩。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