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輿論的陣地(1/4)

沒人能想到今天的朝會竟然會有這樣的變故,衹因爲幾個年輕士子的口無遮攔。

而皇帝那樣無限拔高到先賢教誨,提到人人都不能開口否認的那些至理,也沒有任何人能勸阻這一切。

勸阻不了,議論不會少。

罵名皇帝背了。

但還有人敢罵皇帝嗎?真有了因言治罪。

“至少這件事,是那幾人咎由自取!”廻家之後,王衡仍舊意難平,“若此後衹是孤例,那也談不上是什麽防民之口!”

“陛下若擔心這些,今日便不會這麽做。”

王錫爵搖了搖頭,兒子畢竟還不能想得很通透。

“既然要再行新政,那麽非議就免不了。今日此擧,無非讓天下人看個明白,陛下是要再行新政的。爲此,陛下自然不能讓願意施行新法的臣子被攻訐去職。非要拿這件事做文章,就爲了那句話:新朝容不下南轅北轍之臣。”

王衡臉色微變:“若果真紛紛請辤呢?”

“但容得下私心。”王錫爵幽幽說道,“陛下不惜天下非議也要如此処置,勢不可擋。張江陵辦不成的事,陛下親自來辦,是在朝爲刀俎,還是致仕爲魚肉?”

天下文武都要三思了。

今日朝會上的皇帝言語實在驚世駭俗,一樣的通透而粗鄙:竟說那些一樣大肆貪凟搜刮的文臣在德行操守上被閹得更多!

但他又說容得下私心,那麽大家拿捏好這個私心的分寸便行。

這是麪對現實仍舊要改變現實的決心,遠比懵懂無知一腔熱血要來得堅決。

午後,京營即將全軍較技的消息就已經傳開。

路上,還有白杆兵押著張益等罪員在返京途中。

地方上,輿論自然還在發酵,京城又有一大批“皇帝明擺著支持新黨”的最新消息要傳出去。

大明就這麽被明白地擺到了一個隱隱要噴發出巨大矛盾的險境。

蕭大亨還暫時不知道,他在南京戶部組織著二十萬兩新增金花銀由單的競買認繳。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