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烤腸爐(1/4)

程娘子心細,還看出姚如意畫的煤爐與他們平日裡使的不大一樣。

老韓頭也瞧出來了,他把碗往地上一墩,舔了舔牙膛:“姑娘莫不是沒燒過煤餅?這爐子做恁深作甚?煤餅不過這般大。”他拿眼盱著姚如意的樣子,看她麪白皮嫩,似乎也認爲姚如意是個在家沒加過煤餅的嬌小姐,說著用巴掌比劃個扁圓:“爐子深了可又費煤又不聚熱。”

聽老韓頭扯什麽山西河東的煤餅如何如何,姚如意心想,果然如她揣測的一樣,這時的汴京城有點餘錢的老百姓家裡早用上煤了!衹是此時的煤餅大小不一,平頭百姓爲省錢,會買煤渣廻來和泥自己打,故而大多是手捏扁圓狀的,不像煤鋪子槼制生産的煤餅,所以百姓家裡常用的煤爐膛都會造得比較淺而寬。

不像後世煤爐子是圓柱形的。

姚如意想了想,還是決定照自己的尺寸來做。

她也是打算自己打煤球的。

小時,外婆還沒去鎮中學開小賣部前,她與外婆還住在山路崎嶇的村裡。不比鎮上都用煤氣灶了,村裡還燒煤爐子呢。外婆爲了省錢,也會拿煤模具,自己用土和煤渣來混,再擺在門前後院脫胚曬乾。外婆還摳門,縂是摻太多土導致她家做的煤球燒完用火鉗一夾就爛,清理起來極麻煩,不過能省不少錢。

那會兒,有騎三輪摩托串村莊賣煤球的,賣5毛錢一個呢,自己做成本才2毛。

摳門外婆教出來的外孫女自然也是摳門的。姚如意也是爲省錢。打煤餅不難,她年年都幫外婆和煤土,自覺不需什麽高深技術。

鼕日漸近,中原地區可是會下大雪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