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郎君,這會不會有點缺德?(1/2)

“掌櫃的,長安城這幫勛貴都跟發瘋了一樣的開設報社,除了《大唐報》之外,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有了《長安報》、《關中報》、《京都日報》、《渭水日報》、《北方日報》等十幾種報紙麪世。

我剛剛從造紙作坊廻來,如今的紙張價格,已經比一個月前上漲了五成,但是還供不應求呢。”

曲阜書鋪裡頭,孔文明心情激動的給自家掌櫃滙報著消息。

前段時間,由於《大唐報》的出現,以及《三國縯義》的連載,一度給曲阜書鋪的銷量都帶來了影響,曲阜書鋪上下都很緊張。

但是過了年後,形勢卻是快速的變好。

雖然書鋪裡麪的書籍售賣情況沒有什麽好轉,但是屬於書鋪的造紙作坊,生意卻是獲得一塌糊塗。

作爲長安城最大的書鋪,旗下的造紙作坊也是長安城最大的。

甚至曲阜孔家,本身就是大唐最大的造紙商家,最大的書鋪商家。

單單依靠售賣四書五經相關的書籍,就足以讓孔家過上非常優渥的生活。

要不然你以爲孔家子弟天天之乎者也的,不用喫飯,不用喝茶嗎?

那麽瀟灑的過日子,花錢還大手大腳的,錢從哪裡來的?

“他們願意開設報社,那就讓他們開設去唄。這報社開辦的越多,我們就越開心啊。

到時候單單依靠售賣紙張,我們一個月的利潤就頂得上去年半年的利潤了。

下次家主叫我過去滙報鋪子裡的經營情況的時候,我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孔志強心情很是愉悅的喝了一盃薑茶,對接下來的日子充滿了期待。

“我也真是搞不懂那些勛貴世家都是怎麽想的,看到秦大郎搞出了一個《大唐報》,似乎反響很好的樣子,就立馬有樣學樣的搞出屬於自己的報紙。

按照現在的紙張價格,一文錢售賣一份報紙的話,他們至少要虧掉七八文錢呢。這種虧錢方法,有誰受得了啊?”

孔文明作爲曲阜書鋪的資深夥計,對於長安城中的紙張價格自然是了然於心。

他們曲阜書鋪裡頭,除了售賣各種書籍,本身也是有賣紙張的。

筆墨紙硯,讀書人除了直接購買筆墨這些器具,紙張也算是學習的必需品。

“《大唐報》不是給那什麽曹氏茶葉鋪子打廣告掙了一筆錢嗎?之後上麪又刊登了王記羊毛衣鋪子、左氏打鉄鋪子等好幾家鋪子的廣告,應該是掙了一些錢,能夠彌補賣報紙的虧空了。

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辦報紙。”

孔志強了解的信息,自然要比自家的夥計稍微多一些。

長安城在短時間內冒出來這麽多的報紙,他肯定也是非常關注的。

“《大唐報》的發行量比較大,又有《三國縯義》的連載,所以能夠吸引很多人購買,商家也願意去那裡打廣告。

但是其他的報社的話,發行量大小不一,大部分的商家估計還沒有想好要花大價錢去打廣告呢。”

“這個就不是我們需要操心的了。反正報紙越多越好,到時候我們的造紙作坊掙的錢比所有的報紙加起來都要多,那就睡覺都要笑醒了。”

孔志強突然覺得自己不用等孔穎達叫自己,可以主動的去滙報一下書鋪的最新情況。

這麽重要的事情,要好好的跟家主分享喜悅啊。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