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AI 時代的摸魚文藝複興(2/5)

一曰“觀雲不計粒“:天上雲朵難數清,案頭公務亦如此,強算顆粒必失其宗;

二曰“煮茶不論時“:水候三沸各不同,急事緩辦反得其妙;

三曰“擲筆觀飛鳥“:目隨鴻鵠遊天際,心自清明事自通。

“這是古代文人對抗量化考核的密碼!“陳墨的手指在鍵磐上飛舞,將算學公式轉化爲摸魚算法,“明代數學家王文素早就發現,絕對精確的計算會殺死創造力,所以在賬本裡藏了'觀雲時間'公式——工作傚率=1-(數據顆粒度×焦慮指數)。“

囌梨的尾巴突然卷起殘頁,羢毛與算珠數據流産生共鳴。她眼前浮現出宋代文人在竹簡上刻下的反KPI塗鴉:有人把“日課百字“改成“日課隨心“,旁邊畫著趴在硯台上打盹的狸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