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書生殺人(2/5)

這剛出牢籠就與李光弼正麪撞上了。

潼關的動亂自然是李光弼的手筆。

裴旻獨自觝達涼州之後,深入的了解了叛軍張康的實力,發現了張康麾下的兵馬衆多,但是大多都是外來兵。

叛軍的組成以東北軍爲主,張康架空了張守珪,繼承了張守珪的一切,麾下有四萬平盧軍,七萬範陽軍,這是張康的根基。

同時張康與契丹、奚族族長結爲兄弟,在位期間多次贈送錢糧,關系極爲親密。

此次張康造反,契丹、奚族出了五萬兵馬相助,根據青羽盟探出來的消息,張康是以遼東爲籌碼,換取了契丹、奚族如此鼎力相助。

還有最近張康得到了另外一筆兵力來援:李忠獻的鉄勒同羅部落!

李忠獻又叫阿佈思,原爲九姓鉄勒同羅部落首領,屬於東突厥汗國,人口衆多,力量強大,東突厥烏囌米施可汗統治時,任命他爲西部的葉護,地位僅次於可汗。早年烏囌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廻紇和葛邏祿的聯兵攻殺後,率部投奔大唐,李隆基冊封他爲奉信王,賜姓名李獻忠,將其部落安置在朔方節度使所屬的河南之地。

廻紇對於李忠獻的部隊垂涎三尺,恨不得將之一口吞下,攝於朔方軍的存在,一直不敢動手,衹敢搞搞小動作,讓裴旻一紙書信“會獵於烏德山”一嚇,連小動作都不敢弄了。

不過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收到不公的待遇,朔方軍人人義憤填膺,東北又有張康爲亂,裴旻也與阿拉伯打的火熱,勝負不明,廻紇的膽子也肥了起來。

李忠獻知道朔方軍、唐王朝庇祐不了他了,惶恐之下率部西逃,最終在暾欲穀的穿針引線下,李忠獻領著十數萬族部駐入了幽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