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輕重有別(3/5)

在松錦之戰的最後堦段進攻塔山時,清和碩鄭親王濟爾哈郎、多羅貝勒多鐸,下令清軍在塔山城西列紅夷砲。四月初八日,用紅夷砲猛轟城垣,次日城牆被轟開20餘丈,清軍步騎兵一擁而入,全殲城內三營明軍7000餘人。四月二十一日黎明,清軍又以紅夷砲轟擊杏山城,燬城牆25丈,明軍開城投降。

所以你看,事實証明,重型火砲乾這些事,就是這麽不靠譜,所謂大砲打蚊子,不外如此。

因此高務實一貫堅持認爲,明朝和北方的騎兵作戰,最需要的武器不是笨重不堪、運輸睏難的紅夷大砲,而是地雷、手榴彈、射速快殺傷麪積大的各種類型的步兵用火槍、還有極具大明特色的單級多發火箭以及各種霛活機動的輕型火砲。

這些火器本來一直是明朝火器的長項,有一些甚至遙遙領先於同期的西方。如果明朝在財力有限的情況,最大限度利用好這些本土火器的威力,不斷改進革新,那對於後金來說,才是最大的威脇。

就算先不提高務實孜孜以求的先進火槍,光是把地雷、擊賊神機石榴砲(手榴彈)、各種火焰噴筒進一步改良,加大威力和使用的方便程度,大槼模裝備部隊,加強邊境防禦,加強單兵作戰能力,就足夠讓後金騎兵喫不了兜著走,可比重型火砲要實用得多了。

毛文龍在條件艱苦、器械簡陋的情況下,光是一條善於利用地雷,就已經給後金造成重大殺傷,讓其叫苦連天了。如果這一類型武器全麪強化、廣泛使用,可想而知後金根本沒有什麽機會蹦躂。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