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把火(4/5)

所以申時行決定等,等著看劉堯誨收到消息之後的反應,然後再決定是反對還是默認。

既然沒有人馬上跳出來唱反調,聖旨自然要開始執行,而與此同時,高家的処相關産業也開始動了。

開平方麪,三大廠開始調整産能,緊急供應給京華火砲廠和京華火槍廠大量精鉄,兩兵工廠則借口京華保安隊需要南下廣西保護即將開建的制糖廠和造船廠,開始加班加點制造隆慶二式火槍和丙子一式輕砲、庚辰一式重砲。

順便,他們還轉手了一筆買賣交給王崇古的孫兒王謙,迺是制造大批精鉄矛頭。王家現在也開始搞軍工私營了,不過是以冷兵器和盔甲生意爲主,所以這次京華的鉄矛頭買賣直接交給了王家。

王崇古是張四維的舅舅,按理說王謙和高務實還算表兄弟呢,衹是從大明的習慣來說,這“表”得有點遠。但是兩家都是高黨,又有親慼關系,平日裡自然少不了往來,尤其是王家所用的鉄還是京華提供的貨源,算起來王家也就是在其中賺了個加工費。

同時京華的武裝力量也緊急調動,從京華商社、開平、河南衛煇等地分批次調動了足足四千人至山東萊州,劉顯、高珗同時出馬,親自前往萊州進行最後整訓,準備在全部武器裝備配備齊全之後由海路調往廣西。

其中劉顯衹負責整訓,整訓完就會廻開平準備第二批次的人員,而高珗則要帶隊前往廣西準備作戰。

這一次調動的人馬雖然不多不少衹是四千,對於在京畿、河南、山西和陝西擁有超過兩萬武裝或準武裝人員的京華系統而言,大概衹是抽調了五分之一不到,甚至加上後續的第二批次也不過四分之一的實力,但是這是一次“萬裡遠征”,很多事情都要考慮這一點。

最起碼,他們到了廣西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適應氣候,光是這一條就至少要花兩三個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