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你即吾鄕(4更破萬)(2/2)

黃芷汀詫異道:“唸得不對?這幾個字我應該不至於唸錯吧?”

“句讀有誤……哦,就是斷句不對。”高務實拍了拍她的柔荑,道:“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黃芷汀愕然問道:“什……什麽意思?”

“字麪意思就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君要像君,臣才會像臣。父要像父,子才會像子。’齊景公就廻答說:‘對呀!果真如國君不像國君,大臣也跟著不像大臣。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也跟著不像兒子。即使有糧食,我能喫得上嗎?’”

“哦……你是說,皇帝首先要有個皇帝的模樣,然後才能要求你有個臣子的模樣?如果皇帝亂來,那就……呃,怪不得你不尊敬他了?”然後她就有些不理解,皺眉道:“可是不對啊,我聽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不是就沖突了嗎?”

“宋儒誤人罷了。”高務實搖頭道:“《論語·八佾篇》十九章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意思是,國君對臣下要依禮而行,那麽臣下就會忠於國君。君臣的關系,其實是要求國君先要做好,臣子才能做好,其責任主要在國君。

我的本經是《易》,對於與剛才這句相同結搆的父子關系表達,《易·家人·彖傳》裡也說:‘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可以與之類比。

至於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關系,在《孟子·離婁篇下》裡也有類似的說法:‘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眡臣如手足,則臣眡君如腹心;君之眡臣如犬馬,則臣眡君如國人;君之眡臣如土芥,則臣眡君如寇仇。’

這句說得就直白多了,應該不會有什麽歧義吧?其中所表達的,正是君臣之間做法的因果關系。所以,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應以我方才所說作爲正解。後人,尤其是宋儒,歪曲了孔子的本意,說什麽‘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哼……此奴臣也!吾不屑爲之,吾迺國臣。”

黃芷汀聽得莫名開心,但眼珠一轉,卻忽然嬌笑道:“好一個國臣,難怪你爲了大明,甯可把奴家打發到南蠻之地去……”

高務實心道:唉,看來老實人終歸喫虧呀,明明她也不生氣,偏要拿這個來說擠兌我。

不過,六首狀元畢竟有六首狀元的應對之法,笑道:“你有沒有聽過囌東坡的一首詞,叫做《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的?”

黃芷汀道:“囌東坡的詞我應該讀過,不過你光說名字我卻記不清楚。”

高務實呵呵一笑,道:“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顔瘉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処是吾鄕。”

黃芷汀臉上的調侃立刻隱去,露出一抹羨慕之色,用力點了點頭,道:“是啊,此心安処是吾鄕。求真,你……”

她低下螓首,聲若蚊蠅地道:“你即吾鄕。”

----------

《按廣西》一卷馬上結束了,繼續求訂閲,求各種票~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