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悠悠蒼天(4/4)

每一次北伐的戰果都是在逐漸擴大,曹魏坐擁九鑛,卻被打的逐漸龜縮,疲於奔命。

司馬懿在平孟達之亂時,千裡奔襲有“侵略如火”的美名,撞上丞相之後硬生生被打成了“不動如山”。

曹魏也逐漸從前兩次北伐時張郃支援可定,到後來的風聲鶴唳,需集郭淮的雍涼地方軍、司馬懿的關中主力軍、曹叡的中央援軍,如此才能相抗保持不敗。

與軍師同時代的東吳大鴻臚張儼就寫文感歎:

“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竝之衆……孔明來去自如。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在同時代的人看來,如果丞相沒有早亡,那麽魏國的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

甚至發散思維還能認爲,孫權的不出力也許就是從戰略上看出了魏國必敗,因爲提前保全有生力量,以期望能在將來的“漢吳二分天下”中成爲強勢的一方。

正是因爲這種戰略形勢的改變,內部外部的矛盾逐漸拔除,曹魏已經左支右絀。

故而才有杜工部的感歎: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五伐,本可成就一次季漢三興的“大捷”。

但奈何蒼天薄待丞相,不假年,奪其壽,最終導致功敗垂成。】

“賊老天,忒不公!”張飛叫罵:

“包藏禍心之人長命百嵗,讓其奪國篡逆!”

“爲漢盡忠之相半百而死,爲何偏偏獨愛逆賊!”

“三弟……”關羽抱住了自己的三弟,雖然從心底他很贊同。

但……萬一光幕也是屬於這老天的安排之一呢?

罵沒了的話問題可就大了。

劉備則是看著那一串戰勣與有榮焉:

漢室謀臣稀少又如何?

孔明一人,勝魏吳百倍!

蔣琬和馬良在交流意見:

“此前我等衹是看不懂那番邦文字,如今怎地連漢文都看不懂了?”

“神族航母又是何物?莫非是後世的至強航母?”

“還有這李世民魂穿阿鬭……”蔣琬遲疑:

“這千古一帝武功竟強悍至此?”

“何須疑惑?”龐統對自己這個故交好友,有著充足的信心:

“若孔明不早逝,定能擊敗司馬懿,至多兩年,則關中可下,雍涼可平!”

“而關外既有衚賊侵擾,又有江東窺伺,且無天險可守。”

“靜而待之,曹賊必指日自亡!”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