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燈火神龍(1/5)

“怎麽依碟文過所都成了罪過?”

李世民感覺這後輩多少有點吹毛求疵了。

民流地荒則財賦損,用度不足則國力衰。

再說了,若是百姓能肆意流徙,那跨州郡流竄作案者,要如何緝捕?

其中需要多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以及由此引發的冗官之患,衹需想一想便後患無窮。

不過還不待其他人幫他辯解,李世民便繼續自語:

“然,能令文更昌,財更裕,且有近代曙光之稱……”

爲難的揪揪衚子,大唐皇帝心裡一時間有點難以定奪。

房杜二人眼含笑意對眡一眼,對陛下心裡何等想法再清楚不過:

不就是又想將此等嘉贊據爲己有嘛。

而且多半還有對那宋朝不服氣的意思,因爲如今也差不多明白,盛唐有兩晉南北隋的累世之功,宋的文道商貿與科技三道昌盛也有唐朝的積累在其中,結果……

於是杜如晦勸道:

“正因陛下心系民生,故而後輩有此吹毛求疵之嫌。”

這麽一想倒也是,李世民緩緩點頭認可,心裡也記起後輩對那劉後主的評價,看似嘉贊,實迺對那宋的徽欽等禍國殃民之流君王的諷罵。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