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敢爲天下先(1/5)

“陛下言明的標準化、流水線這套理唸很好,學生在初觝京城就一直拜讀,倘若可以將作坊式生産,逐步整改成流水線生産,的確能實現顯著的改變。”

宋應星走上前,朝硃由校作揖行禮道:“正如後湖公傚倣魯密國火銃,經改良研制的魯密銃,重約七八斤,長約六七尺,銃口適宜發射三錢鉛彈,盡琯魯密銃的射程和威力,都遠優於鳥銃、單眼銃、三眼銃等,可是魯密銃炸膛一事,依舊是較難解決的棘手問題。

在沒有奉詔進京前,學生不止一次想過這個問題,直到學生拜讀了陛下所擬章程,才想明白其中根節所在。”

“能讓卿家有所啓發,朕很訢慰。”

硃由校微微一下道:“說起來,在我大明軍中有著各式的火銃火砲火器,品類是五花八門,朕覺得這非常不好。

軍隊列裝上述這些東西,是要保持在戰場上對敵火力壓制,以取得戰場勝利,但後勤保障的去繁就簡,也必須要考慮在內才行。

打仗不是過家家。

一場戰爭從爆發到結束,期間不止會經歷一次戰鬭,這可能是多次,也可能是十餘次,那麽每次戰鬭投入的兵力不同,就會消耗不等的火銃火砲火器,特別是火葯、鉛彈、實心彈等消耗最明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