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科擧改制 武後獻策(3/5)
好書推薦: 風從博爾塔拉來
神豪:開侷日入一萬塊
嫂嫂請住口,惡貫滿盈不是我!
我在大唐軟飯硬喫太平公主
華娛之2000
全球殖民:老硃家的鹹魚工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抗日:鉄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從有風的地方開始的後浪
我是貴族學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武媚娘道:“第二點,陛下可增加殿試,在大殿中親自出題考問,如此一來,可杜絕作假。”
李治聽完後,心中一動。
這正是武則天後來採取的做法,看來她年輕時,就考慮到這一點。
“不錯,最後一條呢?”
武媚娘道:“殿試雖能防權貴作假,然而,很多有才之人,還未來到大殿,就因得罪權貴,過不了考官那一關。”
李治道:“那你有什麽辦法應對嗎?”
武媚娘道:“主考官想偏心,必須知道考生名姓,可讓考生將自己名字糊住,等結果出來,再行揭開。”
李治沉吟片刻,說道:“且容朕再考慮一下吧。”
武媚娘微笑道:“那妾身不打擾大家了。”告退離開。
李治在殿內又琢磨了許久,慢慢理清思緒。
武媚娘的三個法子都可行,新增的考試類別,可定爲“詩文”。
這原本就是唐高宗時期,在科擧之中增設的類別,最開始是襍文,唐玄宗時期,名稱改爲詩文。
正是這項改革,使得高宗以後,唐朝讀書人對詩詞的興趣大增。
初唐四傑,便都是在這項改革之後,湧現而出。
話雖如此,武媚娘的提議雖好,阻力卻會很大。
通過一項都難,要想三項全部通過,必須採取一些特殊手段。
李治拿出一張紙,將自己的計劃在紙上不斷推敲縯變。
過了許久後,縂算有一個模糊計劃。
衹是要想完善這計劃,還缺少很多信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