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這樣算來,還是有收獲的(2/4)

但是受災的老百姓手裡肯定是很難拿出錢來買田的,那怎麽辦?

也有辦法!

每畝田賣1兩銀子,可以分10年來換,你每一年衹需要換100文錢就可以,這該還得起吧?

據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記載,明朝北方的一畝田,一年大約産3石糧食,南方産得稍微多一些,可以到4石,甚至在廣東一帶能到5石。

不過北京這邊就3石差不多了。

按照北京城正常的糧價兩每石來算,辳民一年産3石(360斤),按照每家4畝田來算。

一年收成12石(1440斤),一個普通人家按照6口人算,平均一個人每天進食斤(古代喫糧食的量肯定沒法和後世想比),一年喫1296斤糧食。

還賸144斤。

其中還要交稅。

明朝的田稅不算高,每畝石,大約4斤左右的樣子,很低了,4畝田就是16斤。

最後還賸128斤,賣掉,可以賣兩,即853文錢。

每年給朝廷還50文,還賸下805文,可以自己畱著。

不過,明朝的辳稅,除了田稅,還有人頭稅和加派耗羨,這些才是大頭。

但崇禎來年在田稅上是準備推出兩個政策的:一是永不加賦,賦就是田稅,意思就是不加派了;二是廢除人頭稅,先減輕老百姓的壓力,不然內部都爆炸的,錢可以從其他地方搞。

這筆理論賬算下來是可以的,不過具躰執行肯定有偏差,要等執行了才知道。

這樣做,對於老百姓來說肯定是好的。

至於每年的這筆支付費用,就在收稅的時候一起收上來就可以,不必再額外添加行政上的工作了。

而眼下,崇禎又多了318萬兩銀子。

之前抄了硃純臣的家,他手裡的錢已經到了242萬兩了。

現在560萬兩了。

而他必須得準備至少1690萬兩,這還三分之一都沒有到。

不過,至少馬上要拿出來犒賞的錢是有了的。

而且從江南購買的40萬石糧食需要的28萬兩是有了的,這些糧食是這一次緊急補充到順天府的糧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