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新商業和科技樹(2/5)

目前北京城的糧價是兩每石,一個普通的酒樓夥計一天賺20文錢,而一個香皂就要1兩銀子,1000文錢。

也就是說這個夥計要工作50天,不喫喝不喝,才能買得起一塊香皂。

即便是1兩銀子一個,也月銷量10萬個了。

按照目前香皂的淨利潤,有50%,也就是說淨賺5萬兩。

衛生紙呢?

這東西月銷量到了30萬,明顯比香皂要高得多。

這個數字背後,意味著民生的改變,至少民生再慢慢變好。

一份衛生紙的價格需要500文,也就是兩,即便如此,也賣出去了30萬份。

足見老百姓對這些的需求有多麽旺盛。

牙膏倒是賣的不多,也就1萬份,畢竟古代有自己刷牙的習慣,能對付著用就對付著用,衹有有錢人家才買得起。

香水也是,一份香水10兩銀子,這絕對是大戶人家才會買的東西。

乾元堂一個月的流水20萬兩,淨利潤能高達10萬兩。

楊嗣昌還洋洋自得,覺得自己爲皇帝賺了大錢。

一個月10萬兩的淨利潤,一年就是120萬兩(約億元)。

這絕對夠一個軍鎮一年的軍費了。

崇禎說道:“淨利潤控制在20%即可,不必貪多,把價格降下來,把産能提上去。”

“朕給你一個目標,明年香皂的價格將到400文一塊,保証淨利潤在20%。”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