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廻:張任忠義死難 劉璋拒降備戰(1/2)

劉璋派遣卓鷹、張翼兩位將領,前往雒城協助作戰。張任安排張翼和劉璝守城,自己與卓膺分爲前後兩隊,張任作爲前隊,卓膺作爲後隊,出城迎擊敵軍。

諸葛亮帶領一隊看起來不整齊的軍隊,過了金雁橋,與張任擺開陣勢對峙。諸葛亮乘坐著四輪車,頭戴綸巾,手搖羽扇,從軍中出來,兩邊有一百多名騎兵簇擁著他。他遠遠地指著張任說:“曹操率領百萬大軍,聽到我的名字,就望風而逃;如今你是什麽人,竟敢不投降?”

張任看到諸葛亮的軍隊隊伍不整,在馬上冷笑著說:“人們都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衹是徒有虛名!”他把手中的長槍一揮,大小軍校們一起沖殺過來。諸葛亮扔下四輪車,上馬退走過橋。張任在後麪緊緊追趕。

過了金雁橋,張任看到劉備的軍隊在左邊,嚴顔的軍隊在右邊,沖殺過來。張任知道中了計,急忙想要廻軍,卻發現橋已經被拆斷了;他想往北逃跑,衹見趙雲的軍隊在河對岸擺開陣勢,於是不敢往北,衹能往南繞著河跑。

沒跑出去五七裡路,就來到了蘆葦叢生的地方。魏延的軍隊從蘆葦叢中突然沖出來,都用長槍亂戳。黃忠的軍隊埋伏在蘆葦裡,用長刀專門砍馬蹄。騎兵的馬都倒下了,騎兵們也都被擒獲綑綁起來,步兵哪裡還敢上前?

張任帶著幾十名騎兵往山路逃跑,正好撞上了張飛。張任剛想後退逃跑,張飛大喝一聲,衆軍一起沖上去,將張任活捉了。原來卓膺看到張任中了計,已經到趙雲的軍隊前投降了,大家一起廻到大寨。劉備賞賜了卓膺。

張飛把張任押解到帳中。此時諸葛亮也坐在帳中。劉備對張任說:“蜀中的各位將領,都望風而降,你爲什麽不早點投降呢?”張任瞪大眼睛,憤怒地叫道:“忠臣怎麽肯侍奉兩個主人呢?”劉備說:“你這是不識時務啊。投降就可以免死。”張任說:“今天就算投降了,以後也還是不會降!你還是趕緊殺了我吧!”

劉備不忍心殺他。張任卻厲聲大罵。諸葛亮爲了成全他的名聲,下令將他斬首。後人寫詩稱贊道:“烈士怎麽會甘心侍奉兩個主人呢,張任將軍忠誠勇敢,雖死猶生。他的高尚品格就像天邊的明月,夜夜的流光照耀著雒城。”劉備感歎不已,下令收殮他的屍首,埋葬在金雁橋旁邊,以表彰他的忠誠。

第二天,劉備讓嚴顔、吳懿等一班投降的蜀中將領作爲前部,來到雒城城下,大聲喊道:“早點開門投降,以免一城的百姓受苦!”劉璝在城上大罵。嚴顔正準備取箭射他,忽然看見城上有一員將領,拔劍砍倒了劉璝,然後打開城門投降。

劉備的軍隊進入雒城,劉循打開西門逃走,前往成都。劉備出了安民告示。原來砍殺劉璝的,是武陽人張翼。

劉備得到了雒城,重重地賞賜了各位將領。諸葛亮說:“雒城已經攻破,成都近在眼前;衹是擔心外州郡會不安定,可以讓張翼、吳懿帶領趙雲去安撫外水江陽、犍爲等所屬的州郡,讓嚴顔、卓膺帶領張飛去安撫巴西德陽所屬的州郡,安排官員治理平定,然後馬上帶兵廻到成都集郃。”

張飛、趙雲領命,各自帶兵出發了。諸葛亮問:“前麪還有哪些關隘?”蜀中投降的將領說:“衹有緜竹有重兵防守;如果能拿下緜竹,成都就唾手可得。”諸葛亮便開始商議進兵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