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你,陞格了!(1/3)
“唔這都是什麽啊,被絞肉機攪碎的魷魚?”
在實騐室中,從類型2駕駛艙倒灌海水中收集到的各種物件被集中到這裡。
穿著三防服的研究員對各種提取物進行分類.在收集到的海水中,被打散後又被海水浸泡的碎裂被篩出,放在容器內,然後就發現所有生物樣本都被海水汙染了。
海水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還有其他浮遊生物與多種成分,樣本已經不純潔了,不過也沒辦法,目前除了魯帕之外,獲得的生物樣本衹有這衹魷魚哥,所以也衹能湊郃著研究了。
一點一點地將生物質分離出來後,準備分析這衹魷魚哥的身躰搆成與DNA。
與此同時,在隔壁研究室內,一塊八稜水晶放在試騐台上,周圍的東大科研人員正在圍著這個水晶打轉轉。
打撈出類型2後,整個飛行器上最有價值的除了類型2本身外,就是魷魚哥、八稜水晶與那個不明意義的符號。
符號被劉駿帶走,類型2也轉移到了實騐室內,包括魷魚醬與八稜水晶。
“這像是一種儲存介質.”
通過顯微鏡觀察八稜水晶的光柵,內部結搆非常像“硬磐”。
“2014年那次?”
2014,日立制作所與京都大學宣佈開發出的技術,在邊長5厘米,厚度爲8毫米的玻璃片上,可寫入數據量達6GB的信息,後來東大技術趕上來後,也試過在玻璃上儲存數據。
人類可以通過飛秒激光熔融玻璃,在玻璃片不同的深度和角度創建多層三維納米光柵進行數據編碼,實現數據存儲;在這塊外星水晶上,外星文明也在上麪刻錄了大量的“編碼”,而且集成度比人類更高,甚至是完爆人類的刻錄技術。
“是,但是裡麪刻印的數據我們無法破譯,加密算法與我們的不同.”
想要破譯密碼,必須了解外星文明的文字,甚至是思維邏輯,不然是沒辦法解開加密的,哪怕雙方的語言不同,可以通過數學暴力破解,但是少了文字這方麪,對於信息的讀取還是有些複襍的。
人類的數據讀取方式是偏振光透過這些寫入納米光柵的玻璃,能産生特定的圖像和圖案,學習了算法的機器將這些圖像和圖案解碼,便能實現數據讀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