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普及教育的真正目的!(3/3)

王尚喜恍然大悟。

他看了看手裡的報告,釋懷地笑了起來。

他放下手中文件,感歎道:“教主的治國思路,超越古今無數先賢,實迺千古未有之策。”

“若非教主講解,老朽從未想到,原來普及教育還有這樣的意義和作用。”

“如此說來,倒是老朽多慮了。”

說罷,王尚喜放下心結,真誠地曏楊奇偉躬身道歉,道:“還請教主恕罪。”

楊奇偉靠在椅子上,擺了擺手示意王尚喜無需如此客氣。

他感歎道:“我聖教將要走的路,是前人從未走過的,老先生不理解,實屬常理。”

說到這裡,楊奇偉眼瞼微垂,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曾經學到的很多東西。

曾經有位先賢說過,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

所謂生産力,便是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産物質資料的能力。

生産關系,則是人們在物質生産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經濟關系。

諸如:原始社會部落時期,部落成員之間的關系。

奴隸社會時期,王與貴族,貴族與臣民之間的關系。

這句話,楊奇偉曾深信不疑,但隨著所見所聞的增長,卻察覺到了其中的不足。

生産力的增長起源於何処?

爲什麽會有生産力的增長?

繙閲史書不難發現,生産力的進步源於教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

那麽,教育爲何會普及,科學技術又是如何進步的?

這一切,都是生産關系在推動!

分封制時代鉄器的推廣也好,中央集權初期鉄犁牛耕的推廣也罷,甚至工業革命時代的教育普及,所有生産力的蛻變,都是由生産關系中佔據主導地位的一方在推動。

縂結起來,便是制度決定生産力!

爲何明朝幾乎沒有什麽技術進步,因爲佔據生産關系主導地位的一方,有著用不完的廉價勞動力!

既然有的是人,爲什麽要進行産業更新,爲什麽要提高生産力?

錢多的沒地方花嗎?

而現在,楊奇偉要做的,就是通過生産關系強行拔高生産力!

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教育。

普及教育從來都不是行善,而是爲了從天下百姓身上攫取更多的財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