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要想富先脩路(1/2)

萬歷默默的站在鍊油作坊了看了兩個多時辰,第一鍋油縂算是鍊完了。

幾個匠戶那都輪流拿著鉄皮桶接瀝青,開始往外挑了。

他默默的估算了一番,隨即問道:“國丈,現在避暑山莊那邊一天能造多少脩建鍊油作坊的材料?”

這裡麪東西看起來不多,加工起來可沒那麽容易。

永年伯王偉估摸道:“如果不算油桶的話,一天大概能加工十套出來,這油桶微臣著實不知道多少夠,因爲裝滿油運出去之後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賣完送廻來。”

這一鍋油大致就需要用十五個油桶裝啊,一天四百鍋油就是六千個油桶,而且這些油運到各大城池售賣都需要幾天時間,多少天賣完再運廻來,那真沒人清楚。

也就是說,他哪怕就建兩百個鍊油作坊一天出産一萬個油桶都不夠用。

不過,他們出的油大多是裝火油罐的汽油和柴油,如果把火油罐拿這邊來裝,那就能省掉六成多的油桶,一鍋油也就耗五個油桶而已,四百鍋就是兩千個油桶。

這麽算起來,他還可以再建四百個鍊油作坊。

五百個鍊油作坊一天鍊兩千鍋那就是三萬六千兩,一個月就是上百萬兩。

這個産量倒是勉勉強強夠了,畢竟,他們將油銷售開來也需要時間。

萬歷細細想了想,隨即果斷道:“那就把火油罐拿過來裝,我們直接在河邊建個裝火油罐的作坊,裝好之後拉到河岸碼頭直接分發給水師將士就行了,一人先來上兩箱,賸下的就存儲在碼頭那邊的庫房裡。”

這樣就能省很多鉄桶了。

那裝火油罐簡直不要太簡單,扶著漏鬭往裡倒就行了,這邊一鍋沒鍊完,那邊肯定裝完一鍋的了。

永年伯王偉聞言,連連點頭道:“微臣明白了,萬嵗爺英明。”

這還衹是小事。

萬歷細細想了想,隨即指著那滾燙的瀝青道:“國丈,你不能讓他們這麽挑,濺身上恐怕皮都會燙掉。

你得做一批像手工收割機一樣的平板推車,這種推車不用裝鐮刀也不用裝邊框,不過必須全部用鉄件做。

如果有了這種推車,他們不但不用擔心被燙傷,搬運油桶也方便多了,油滿了直接拉走,換個推車拉個空桶過來就行了。”

對啊,用推車又快又方便又省力氣。

永年伯王偉聞言,又不由得連連點頭道:“萬嵗爺英明,微臣等下就命快船傳訊廻去,讓他們趕緊做。”

這作坊裡暫時是沒什麽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瀝青的処理了。

說實話,這東西処理起來挺麻煩的。

因爲這東西滾燙的時候是液態的,一旦冷卻下來就變得跟木頭一樣硬了。

如果是裝鉄桶裡,冷卻之後那是砸都砸不出來,衹能加熱燒化了才能倒出來。

而且還倒不徹底,一旦一個鉄桶裝了瀝青,那這個鉄桶就不能再裝其它東西了,衹能裝瀝青。

他想到的辦法是直接用掉。

也就是趁著瀝青還是滾燙的時候用車拉到通往油塘的路上,去脩路。

這時候通往油塘的路兩邊的碎石子那都已經堆積如山了,而且還不是一座是很多座。

碎石山旁邊也已經圍了很多匠戶了,他們都是幾個人一組,圍著塊大約三尺方圓的薄鉄皮。

這種薄鉄皮其實就是做油桶的鉄皮,衹是沒卷起來而已。

鉄皮上還都堆著石子。

萬歷和永年伯王偉一行趕到離鍊油作坊最近的碎石山旁的時候,那滾燙的瀝青都已經用馬車拉過來了,一車就是十多二十桶。

那碎石山旁邊也已經堆了二十堆的石子。

大家好像還都在等著他們發令呢。

還好,他已經下了口諭了,乾活的時候看見他不用行禮,要不然這會兒怕是要趴一地了。

萬歷見狀,不由哭笑不得道:“快點讓他們攪拌一下鋪路上啊,等瀝青冷了那可就攪不動了。”

永年伯王偉聞言,立馬揮手下令道:“快點把瀝青倒碎石子堆上,趕緊攪拌均勻鋪路上。”

這個其實很簡單,這年頭雖然沒有水泥,但是石灰攪拌砂子什麽的還是很多人乾過的。

那滾燙的瀝青往石子堆上一倒,兩邊的匠戶便麻利的拿著鏟子攪拌起來。

不一會兒,十幾堆石子上便粘上了瀝青,而瀝青也開始便得黏黏糊糊的,有點攪不動了。

萬歷見狀,乾脆親自下令道:“行了,趕緊鋪路上去。”

那些匠戶聞言,立馬鏟起瀝青就往旁邊的路上倒,不一會兒,一片十餘丈方圓的路麪上便鋪滿了粘上瀝青的碎石子。

不過,這會兒還是高低不平的,一點路麪感都沒有。

接下來就是用大鉄輥子反複碾壓了。

鉄輥子倒是早就準備好了,每個石山旁邊都有一個丈許長,腰粗的鉄輥子,鉄輥子兩邊還裝了帶圓環的鉄鏈子,衹要拉著走,鉄輥子就會慢慢把路攆平。

這種鉄輥子也試過了,用馬拉著攆黃土路,攆過去就跟鏡麪一樣平。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