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討清盟主(3/3)

南方各鎮軍閥,對於高歡光發檄文,不見動作的套路,早已輕車熟路。

各鎮收到高歡的檄文,會心一笑,一個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紛紛發佈檄文對多爾袞和清軍口誅筆伐。

畢竟這種事情,不用出一兵一卒,還能獲得一個起兵勤王,忠君愛國的好名聲,誰不願意乾了。

一時間,還在明朝控制的州縣,各地軍閥群起響應,到十一月中旬,甯南伯左良玉,定西伯唐通,靖南伯黃得功,帥臣劉澤清、劉良佐、孔希貴、高蜚、葛汝芝、許定國、王承允、劉芳名、李棲鳳、曹友義、杜允登、趙光遠、蔔從吉、方國安等人紛紛傳檄響應。

這些軍鎮,加上高歡,正好十八路諸侯。

消息傳到福建,鄭芝龍也湊了熱閙,就連吳三桂也扭扭咧咧的發了一遍檄文,譴責滿清入寇關內。

一時間,天下檄文亂飛,明朝諸鎮群起響應,比著誰的檄文,文採更好,罵建奴罵得出彩,把多爾袞和清軍,嚇得不輕。

高歡看見各種傳檄,不禁感歎人心不古,暗罵左良玉等人不要臉。

眼見著傳檄天下這一手,被各路帥臣玩濫了,誰都能花錢找幾個酸儒,寫篇花團錦簇的文章,然後派幾個人四処張貼,似乎忠君愛國的義務就盡到了。

起初高歡一個人發,還能讓百姓激動,賺取聲望,現在人人都發,便不行了。

因此,高歡遂即又更進一步,調集兵馬,屯兵開封,然後再次傳檄,要請響應的各鎮,於開封會盟,共討建奴,匡扶漢室。

一時間,高歡再次站到了道義制高點,儼然成了十八路諸侯,勤王討清的盟主。

開封高名衡、鳳陽馬士英、徐州黃得功、淮安劉良佐、臨清劉澤清等數鎮兵馬,收到檄文,立時紛紛起兵,前來與高歡會盟。

其餘各鎮,本以爲高歡就放放嘴砲,見他真要出兵,也衹能或多或少的派出一隊兵馬,前往會盟。

(求月票,推薦,追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