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讀取制海權(2/5)

衆將又是一陣議論,黃得功開口道:“陛下,臣以爲兩線作戰,對我們不利,朝廷應該看哪個戰場有優勢,哪個戰場危機,集中力量,先擊潰一線,然後再解決另一線的敵軍。如果讓臣來制定計劃,肯定是先重點進攻印度。”

如今高歡的江山已經坐穩,內心對於前朝舊將,便沒了那麽多忌憚。

黃得功離開軍隊多年,在陸軍軍官學堂任教多年,高歡兩年多前,又把他調離學堂,重新帶領一鎮大軍,鎮守在雲南。

高歡道,“哦,說說你的理由。”

黃得功隨即接過張煌言遞過來的木杆,指著印度地區,“臣建議先重點進攻印度的協約國軍隊,是出於三個方麪的考慮。其一是距離,殷洲遙遠,印度相對較近,而且有陸路相連,相對而言朝廷能夠迅速組織軍隊,對西線的協約國軍隊發起攻擊。殷洲則不同,距離太遠,送大軍過去的時間,已經夠朝廷在印度發動一次大會戰了。另外,殷洲距離我們遠,距離協約國集團近,他們能夠源源不斷增援殷洲,戰爭必然不能速決。因此從距離上看,臣建議先取印度。”

“好!”高歡贊歎一聲,其實這一個理由,就已經能夠讓他決斷了,不過高歡還是問道:“另兩個理由是什麽?”

黃得功道:“其二,從戰事的緊急程度而言,殷洲那邊已經斷斷續續打了近十年,我們的力量越打越強,危急程度不如西線。臣蓡與會議前,看過蓡軍処提供的軍情簡報,西線莫臥兒帝國加入協約國後,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現在英法艦隊切斷了,朝廷海路對西線的補給,西線的情況就更加危機了。因此臣認爲應該先增援西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