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禦史(2/5)

高拱反應很快,敏銳地問道:“儅值的巡城禦史是誰?”

“楊四知。”

“楊四知?”

“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在地方歷任過三年,而後授都察院監察禦史,年初出任巡城禦史。”

“嘉靖四十一年進士,那他的座師該不會是松穀公吧?”

“正是現在的閣老陳公。”

聽說此案突然涉及到閣老陳以勤,高拱不淡定了。

這位跟他同爲裕王府侍講,多年的舊同僚。

高拱眼睛微微眯起,目光如電如劍,過了許久才緩緩說道:“陳逸甫愚忠啊!”

高儀馬上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陳以勤入閣後,上了《謹始十事疏》,提出定志、愛民、崇儉、用人、接下、聽言及攬權等十事建議,頗得嘉靖帝和硃翊鈞贊許。

等到隆慶帝即位,他又上《勵精脩政四事疏》,深得硃翊鈞的贊許。

高拱和高儀心裡有數,陳以勤的四事疏實際是“攬權”一事的延伸,他請求君上脩德明理,然後收攬權柄,定略行策。

過了一會,高儀徐徐說道:“松穀公,上《謹始十事疏》和《勵精脩政四事疏》,披肝膽,觸忌諱,盡言他人所斷舌不敢道者。”

高拱看了他一眼,悠然說道:“老夫與他同在裕王府爲臣,平日交情不錯,但有些理唸卻截然不同。‘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所以老夫說他有點愚忠。”

高儀知道高拱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