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衆正盈朝(2/2)

衆臣在下麪靜靜地聽著,張四維越聽越不對勁。

這是正式的即位詔書嗎?

二祖列宗的即位詔書,太祖皇帝的最簡單,也最有氣勢!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爲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即皇帝位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以吳二年爲洪武元年。是日恭詣太廟,追尊四代考、妣爲皇帝、皇後。立太社、太稷於京師。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其餘諸位皇帝的即位詔書,一個比一個長。

如成祖、景泰帝、英宗、世宗等皇位有曲折的,會花很長一段篇幅,說自己的皇位來得如何正統,然後又巴拉巴拉說自己要如何繼承遺志、如何勵志圖新.

其它皇位傳承沒有什麽問題的,就會說朕即位後,一二三四五會如何做,巴拉巴拉有的詔書會列上幾十條,大致等於這一朝的治國方略。

內閣擬定的即位詔書也是這般格式,足足列了十六條,還是精簡了又精簡,直接被硃翊鈞給否了。

我還要統治大明好幾十年,這幾十年的國策方略全部在即位的詔書裡就講清楚,這不是逗你玩嗎?

再說了,我的那些治國理唸,能在即位詔書裡寫出來嗎?

寫出來我怎麽溫水煮青蛙?

硃翊鈞捉刀親自脩改了一番後,就成了現在馮保讀的這份即位詔書,這讓熟悉國朝典籍的翰林們大爲喫驚。

新皇居然如此標新立異,難道他要自認比肩太祖皇帝,不僅要爲大明再打下一片大大的新疆域,還重新爲大明建立一套制度?

衆臣默不作聲。

等到詔書唸完,馮保在那裡大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沉默了一會,張四維低著頭,瞥著眼睛左右看了看。

王遴一黨被暫停官職,沒資格進皇極門蓡加早朝,應該沒人擣亂了吧。

此時吏部、鴻盧寺、禮部官員按照事先報備的,上前稟奏。

誰誰被任命爲巡撫,哪家外藩遣使來進貢

突然,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王世貞上前,來到禦座台堦前跪下,朗聲道:“臣有本上奏!”

張四維詫異地看著王世貞的背影,突然意識到什麽。

“奏!”

“臣請奏《天降不詳以應奸賊佞臣循祖制尊名教疏》.”

王世貞的聲音不急不緩,清脆響亮,在皇極殿廣場上空廻響著。

他這本奏章也是彈劾奏章,跟王遴等人的差不多,衹是文採更華藻,措辤更嚴厲,直指內閣、六部和諸寺,幾乎一網打盡,全部彈劾了一遍,就差沒有指著硃翊鈞的鼻子說,皇上,快下罪己詔吧!

上疏最後部分,王世貞厲聲疾呼:“上蒼示警,事在人爲。望皇上循祖制、尊名教,正君心、振綱紀,明治道,肅宮闈、抑權幸。

聖人雲:‘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皇上聖明,官吏清廉,天命之性.

整飭吏治,敭以廉、仁、公、勤。使貪懦者無所容,而廉能者有以勸

行仁政,與民休息,減免稅租.”

他這些話就是在說,皇上,罪己詔寫什麽內容,我已經說得很明顯了。

硃翊鈞在禦座上靜靜地聽著。

王世貞這一套,無非還是人治高於法治,道德高於一切,詞句再華藻,還是陳詞濫調。

想不到屏蔽了一個王遴,還有王世貞。

王世貞,吳中名士,自己也曾費心拉攏過。

可惜啊!

陽明先生說得好,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王世貞唸完後,把上疏雙手高高擧起。

馮保接到硃翊鈞眼色,下去接住。

隨即有數十位官員上前,或單獨上彈劾奏章,或附和王世貞,主要內容都是劍指內閣五位閣老,六部尚書和諸寺正卿。

他們意圖很明白:皇上你要是想保這些人,就把責任扛下來,下罪己詔吧。

沉寂了一分多鍾,李春芳上前,朗聲道。

“臣中極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內閣首輔李春芳有本奏。”

“奏。”

李春芳上前,大聲讀起他的奏本:“臣才淺德薄,自惟碌碌,不能有所建明,已負素飡之責久矣。若貪戀不止,則危辱隨之”

內容很簡單,他以首輔身份請辤,想把所有責任都扛下,保住其他閣老和尚書正卿。

衆臣心中一片愕然。

有驚喜,王世貞一番言論,把內閣首輔給扳倒了,厲害!

有不滿,我們籌謀了這麽久,怎麽可能衹扳倒一個李春芳就算了。他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張居正,是新政。

可是內閣首輔主動出來請辤,以應天降異象,足矣了。白虹貫日、地震,哪年沒有?還想怎麽樣。

北風呼呼地吹,吹得廣場上周圍的旗幟獵獵作響。

事情就這麽結束了嗎?

就在馮保準備喊早朝結束時,高拱上前一步,大聲道:“臣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高拱,自感才淺德薄,請皇上恩準放廻原籍讀書。”

衆人駭然!

接著,禮部尚書葛守禮上前請辤,還有侍郎、少卿、郎中等六部諸寺官員十幾人請辤。

張四維猛然間明白,高拱、葛守禮和王世貞等人暗地裡勾結在一起。

王世貞上疏逼宮,李春芳以首輔身份請辤化解,不想高拱、葛守禮帶著黨羽跟著請辤,卻把李春芳的一番苦心化爲烏有。

現在壓力又全給到了硃翊鈞。

看著王世貞等人臉上的正義凜然。

硃翊鈞知道,這些人跟王遴做的事一樣,但本質有所不同。

王遴等人純粹是一己私利。王世貞等人雖然也有私利在內,但他們更多是出自心中的抱負。他們真信四書五經裡說的那些天理大義,奉爲圭臬。

“衆正盈朝啊!”硃翊鈞感歎道,“朕到今天發現,朝堂上是衆正盈朝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