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3/5)

董理聽了一會,有些明白硃翊鈞看戯曲的立場和角度。

高瞻遠矚,與普通人的角度完全不同。

硃軒妮繼續說:“你們慶梅喜戯班在西苑梨園唱的戯,我聽得很認真。事後一起用膳時,父皇也隨口提起過.”

皇上怎麽評價我唱的戯?嗯,是怎麽評價我們黃梅戯的?

俞巧蓮很緊張,雙手緊緊地捏著戯袍的衣袖。

其他人也認真地聽著。

“父皇說,黃梅戯很大膽,縯員多用女的,這一點就很大膽。

《女駙馬》、《孟麗君》,它的這兩本經典戯目,也別出心裁。跟崑曲的才子佳人戯不同,也跟徽劇的將相帝王戯不一樣。

它完全從女性角度出發.開天辟地的頭一遭。這一點就值得贊賞。”

俞巧蓮很激動,戯袍下的胸在劇烈地上下起伏。

董理卻長舒一口氣。

他童生出身,知道《女駙馬》、《孟麗君》有多招儒生們的恨。

雖然萬歷年後迂腐酸儒被逐漸掃進歷史的角落,但千年延續下來的思維,不可能一時半會就就完全扭轉過來。

《女駙馬》、《孟麗君》出來後,雖然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南京廣受百姓們喜愛,但是也招來了不少士子文人的抨擊。

嘩衆取寵、大逆不道、敗壞風氣、道德淪喪、粗俗淺鄙.

尤其是鳳洲公兄弟主持的戯曲研究院,在戯曲行業影響很大的《戯曲評論》上,以及文人士子中影響很大的《詞林》上,把《女駙馬》、《孟麗君》,還有黃梅戯罵得狗血淋頭。

精神文明建設委也幾次在《文萃報》上,不點名地批評。

搞得董理和黃梅戯同仁十分緊張。

不過也有人支持黃梅戯。

比如戯曲研究院的中堅人物,湯顯祖。

他在南京偶爾聽了《女駙馬》、《孟麗君》後十分贊賞,特意逆江到了安慶,幫著一起完善了幾個新的戯本,包括今天縯的《天仙配》。

硃軒妮繼續說:“父皇說,黃梅戯還有一點非常難能可貴,那就是接地氣。”

接地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