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1/5)
李琩的腰上除了掛著他那枚金魚袋之外,還掛著一枚勛一府的銅魚符,這是可以臨時調兵的。
符,契也,代古之圭璋,剖而相郃,長短有度,用以征召,兼防欺詐也。
他的那枚金魚符,左一右一,左邊的底根在宗正寺,右邊歸他,代表著他的身份,可以用來出入皇城使用。
而這枚銅魚符是他的權利,左三右一,三個底根分別在皇帝、中書省、兵部,皇帝手中的底根可調兵一百人以上,中書省一百人以下,兵部五十人以下。
如果不勘核底根,李琩憑借手中的一半,衹能調兵十人以下。
這玩意以前衹有五品以上的官才有,但是武則天時期,珮戴範圍進一步擴大,散官特進亦可珮戴。
大唐的軍制是非常嚴格的,李琩眼下做爲勛一府中郎將,手下的驍騎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沒有底根,也不是不能發兵,這得看你是出於什麽情況,特殊緊急事件,事後皇帝會特赦你,但如果不是正常調兵,那麽罪名非常大。
《永徽律疏》:擅發兵,十人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絞,謂無警急,又不先言上而輒發兵者,雖即言上,而不待報,猶爲擅發。
李琩也不是沒有想過造假,但可行性不大,牛逼的冶鍊工匠,基本都在內庭,民間的工匠,禁制符印,違律者絞,女充官妓,男丁流放。
所以造假這件事,還需要徐徐圖之。
李琩先是進入兩儀殿,然後在自己的戍衛區內巡眡一番,見到品級低的將官,他會點頭示意,話是一句都不說。
而這些人呢,也比較怵他,一來李琩身份確實特殊,再者,還沒見過哪個衛府的將領,像他們這位新上司一樣,履職近半月,才第一次巡查禁中。
這叫什麽?這叫混的好。
李琩也在仔細的打量著宮內的情況,畢竟自己今後多半是要走老李家的那條老路,熟悉地形也是很有必要的。
他發現,皇城雖大,但無論他身処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人,這裡絕不會予人荒涼僻靜之感,而是莊重肅殺。
禁衛所執兵器,多爲長戟,其實就是槍矛一類的長兵器,或者是橫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