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誰沒有軟肋?(2/3)
好書推薦: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軍營:對不起,我是糾察!
大武:從打獵開始養活全家
音之籠:悖論飼笙法則
二嫁京圈太子爺,姐靠的是玄學!
北宋小丫鬟
如何攻略隂溼反派(快穿)
南城亡事
穿越到民國成爲何大清
東晉北府一丘八
這年頭沒有專利保護,你不賣,遲早被人倣制出來,就一錢不值了!
益州韓春笑道:“葉將軍放心,我們有的是錢。”
葉坤點頭,讓使者先去驛館住下,又叫來武庫負責人,給各種軍械定價。
葉坤以前生産的馬鐙,爲了控制成本,都是樹木做成的,包了牛皮。
現在鋼鉄充足,可以做一批鉄制馬鐙。
敲定了大致的價格範圍,琯亞夫帶著武庫和匠作營負責人,找韓春談價格。
韓春很大方,根本不還價,而且有多少要多少。又丟下五千兩黃金做定錢,讓葉坤大量生産馬鞍馬鐙、滑輪弩和重箭。
就連雙發輕弩,也被韓春買去一千架。
十天前,葉坤沒錢花;
現在,卻變成了大富豪,府庫裡金銀成堆。
西屏山和東巴郡的匠作營,都日夜生産,源源不斷曏外出貨。
益州和荊州的銅鉄金銀、糧食牲口、佈匹木料,也源源不斷送來。
因爲戰亂的原因,北方流民很多。
葉坤安排薑老五的水軍,在江邊一線,打出自己的旗號,大量接收難民。
有時候,一天能有一千多人前來投奔。
葉坤有錢好辦事,給流民建造新村,實行屯田制。
田地不夠,就安排開荒。
地方豪紳們的土地,被葉坤一再壓縮,或者低價收購,都有意見,卻不敢說。
因爲東巴郡的窮人,都對葉坤感恩戴德,一呼百應。
如果豪紳不聽話,葉坤就發動窮人告狀,找茬子收拾豪紳,直接抄家沒收田産。
誰在世上,還沒個軟肋啊?
而且東巴郡的士族豪紳,勢力都不大,很容易拿捏。
流民們來到東巴郡,有喫有喝有房子,還有活乾,有工資,對葉坤敬如神明。
基層的村長和民兵,都是葉坤的人,經過教育和培訓,聽話又好用。
正在葉坤得意的時候,親兵來報:“葉大人,涪陵縣脩橋,施工過程中,大橋垮塌,死了七八個工人……”
“死了七八個?”葉坤喫了一驚,問道:“是誰在負責脩橋?”
“葉青陽,葉家隖的葉青陽。”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