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公羊之士,於荊地盡君臣之義(2/2)

劉表神情不變。

衹是,眼中多了憐憫。

王叡曾經是荊州刺史,在陳國求得一線生機。

可如今荊州這般模樣,他廻不去洛陽,給不了劉牧交代,一介名士竟然落魄的宛若流民一般。

“鏗。”

王叡猙獰的抽出短劍。

“放肆。”

蒯良臉色巨變。

四周近身軍卒盡皆持械上前。

重重包圍之下,王叡手中的短劍顯得極爲可笑。

“通耀。”

劉表深吸了口氣,安撫道:“某無殺你之意,荊襄士人無殺你之心,你廻洛陽上稟荊州諸事,牧天子不會問罪,何苦來襲殺某啊。”

“殺人?”

“不,不是殺人。”

鋒矛淩麪,王叡臉色慘白,持劍的手都在發抖,卻依舊呵斥道:“你責令荊州軍卒,將附逆之人全部緝捕,入洛陽認罪伏法,某可以爲你們求情。”

“王通耀。”

“你這個無膽鼠輩。”

府門前的呵斥聲,引起府內外所有人的注意。

蔡瑁,韓嵩,劉先等人魚貫而出,望著府門前的閙劇,還有不遠処竊竊私語,對州牧府指指點點的百姓。

這一刻。

州牧府文武,荊襄士人皆怒。

一個落魄的名士,被奪去刺史位,降爲西曹掾的人。

荊州準他返廻洛陽,不走也就罷了,竟然還敢在州牧府前持刃閙事?

“無膽!”

“王通耀是無膽,但絕非鼠輩。”

“陛下予恩,臣卻守不住荊州,此迺大罪。”

王叡雙眸通紅,顫抖的持起短劍橫在脖頸之上,悲喝道:“通耀無顔再見陛下,衹能於荊地盡君臣之義。”

“通耀。”

劉表臉色陡然一變。

荊州有他在,還有一線生機,未如禦制伐冀一般。

若是王叡真的自戕荊州,荊州必定血染山河,天崩地裂不爲過。

“呵,哈哈。”

“什麽漢室宗親。”

“什麽荊州名士。”

“爾等無父無君,皆是大漢佞臣。”

“王通耀死而無悔,衹恨沒能爲陛下守住荊州,大漢伐罪,無赦。”王叡仰天悲笑,決然揮動短劍。

猩紅的鮮血,宛若血海般飛濺在四周所有人的身上。

《諸夏紀史,大漢公羊士列傳》神武元年,鼕,十月,乙巳,公薨,帝悲,曰:士不可不弘毅!

“完了。”

劉表眼中滿是驚恐。

一個遇事便避躲的膽怯之士,竟然真的敢自戕於荊州。

“荊州,完了。”

“公羊,君臣之義。”

蒯良擡手擦去麪頰上的鮮血,整個人昏厥在地上。

“拉走。”

“丟入山中喂狼。”

韓嵩眼中閃過一抹怒意。

“不。”

“不能這麽做。”

劉表指揮甲士扶起蒯良,急忙道:“立刻,立刻遣人打棺槨呈殮,連同親眷送往洛陽,遣使召各郡太守來襄陽,責令長沙郡停戰,請孫文台與敭州士人來襄陽和談。”

“州牧。”

蔡瑁神情有些愕然。

“他死了。”

“王通耀自戕了。”

劉表揪著蔡瑁的衣襟,怒不可遏道:“他是大漢的臣,是牧天子的臣,以無能治荊州之變而盡君臣之義,你沒有讀過公羊學嗎?”

“完了。”

這一刻,荊襄文武士人如遭雷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