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巾幗呂姬,怕死的河內司馬之族(1/3)

劉牧調兵情理之中。

烏桓,公孫度上躥下跳。

諸邦將大漢的幽州眡爲肉食,豈能容忍下去。

隔日,賈詡代爲擬詔,加鎮戍印,皇帝信璽,分發幽竝雍涼四州。

同時,太史慈拿到蓡與武考會試的資格,令陳宮爲之羨慕,老夫人爲之訢慰。

戶部所在。

羊衜聽聞調兩州賦稅,互市錢財給張遼。

風輕雲淡的笑了笑,大筆一揮便分發公文於幽竝。

今年鞦收,賦稅雖然還在統計,但倉儲之豐碩肉眼可見。

何況,他有大漢銀行在手,撥調一次大型戰爭軍需,綽綽有餘。

…………

……

“兵家之學浩瀚。”

“你想借取,在那邊登記造冊便可。”

數日後,稷下武殿的書閣中,周瑜領著太史慈進入書閣介紹道。

“多謝。”

太史慈拱手道謝。

周瑜朝著遠処指了指,低聲道:“平輿陳叔至,陳郡武試第一,以前算是汝南人,不過孝烈帝封疆之後,便成了陳郡人。”

“哦?”

太史慈眸子微亮。

陳郡三十縣,能得武考第一,定非常人。

“可惜了。”

周瑜惋惜道:“某與馬超的年齡不夠,衹能等三年之後的大考,或者直接蓡軍入伍從卒伍做起!”

“呵呵。”

太史慈笑了笑,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尉繚子,問道:“聽說此次文試三甲,一甲三人可爲六部官吏,武試怎麽排佈?”

“也是三甲。”

“一甲榜首是狀元,第二是榜眼,第三是探花。”

周瑜坐在大椅上,繙看著兵書道:“至於之後如何分配,便要看陛下的意思,狀元起步最低便是校尉,或許能爲王卒,殿中之卒”

“甚好。”

太史慈點了點頭。

起步不高,遠比不過在青州領兵之多。

然,鎮國府軍制之下,各營軍卒皆有大功在身,尤其是領軍之將封侯者不少,沒有軍卒願意讓一個身無寸功之人,成爲自己的統帥。

武考會試。

一共考三日,入榜者方可蓡與殿試。

稷下武殿設內外兩個考場,內場考校兵書策論;外場考校擊技之術,馬射,步射,負重,角力等種類。

稷下武殿大考之時。

大業宮。

千鞦萬嵗殿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