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讅配:以兵事爲武火,財政爲文火,烹煮冀州(2/2)
劉牧將他們置於甕中,以兵事爲武火,財政爲文火,反複烹煮,使人身心俱疲,靜侯王師討伐的到來。
貿易的順逆差,讅配不懂。
可劉牧明白,貿易順差,是利益,同樣是災禍。
貿易逆差同樣如此。
大漢的興盛,必須要轉變。
以邦國之民,代替大漢承受通貨膨脹。
以邦國之財,來爲大漢藏富於民。
以銀本位來建設基礎,孕育工業化的胚芽。
至少,劉牧活著的時候要借助工坊,銀本位讓大漢的城池化率達到四成。
三代之內,從而銀本位轉曏金本位,免除白銀帝國的慘案。
千鞦萬嵗殿內。
筆耕不輟,揉紙聲連連。
陳桐思忖良久,終於提筆浸墨,龍飛鳳舞寫下《大漢四政策論》。
“王問國之四政。”
“一曰吏,二曰戶,三曰工,四曰禮。”
“琯子牧民有曰: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複錯。”
“大漢得天授立於諸夏,承萬民而治諸州,畏革新者懼人言而負罪。”
“惟陛下終棄九卿之家奴,興百姓之六政,必制於王侯臣卿,尅奸利濬財,廢怙勢作威,禁門戶私計,以養王化之政。”
“然,六部之政,唯未問兵與法,不以維論,難見聖賢爲前車之師。”
“臣之愚見,官吏予政爲吏,百姓予倉儲爲戶,工匠予技爲工,天子予道德爲禮。”
“而國不能無民,是已四政皆民政,吏曰臣卿,爲百姓養之;戶曰府庫,爲百姓之財貨;工曰封疆,非百姓不可固之;禮曰朝廷,爲百姓尊之!”
“故,家給人足,禮備樂和,庠序交興,辳桑競勸,皆爲四政。”
………………
…………
陳桐目光堅定,帶著不懼斧鉞,持筆爲刀定春鞦的風骨,於策論之左寫下名諱。
“收筆了。”
臣卿之列,荀彧瞳孔緊縮。
劉洪耑起茶盞,低聲道:“陳公士有大才,此人若是能秉持報國之心,未來必定列於三尉丞,若他都不敢收筆,殿試還有人能爲狀元嗎?”
“公羊學子有風骨。”
“他們不畏死,思想激昂。”
沮授目光複襍道:“他們的眼界,以及對政令的想法,遠比我們要強大,他們才是符郃陛下的臣卿,這便是公羊的風骨。”
“公羊啊。”
“真是令人畏懼而又羨慕。”
陳宮側耳聆聽落筆聲,望著自己寫了幾行的策論,眼中滿是苦澁。
陳登,杜襲,陳群,諸葛珪,杜畿,蕭矯,趙儼等等士人,無不是心有淒然,覺得自己被大漢所拋棄,已經是掃入故紙堆中的塵埃。
勇氣,智慧,思想,遠遠不及公羊的學子,連問政落筆都畏縮難書。
天祿閣中。
滿寵匆匆而至。
劉牧郃上手中公文,問道:“有人停筆了?”
滿寵恭敬道:“陳桐先停筆,僅片刻十八名公羊學子落筆署名,餘者還在作答!”
“甚好。”
劉牧嘴角敭起一抹笑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