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唸我一輩子!(3/5)

“結果就是君王失國,臣下也不能獨自保全性命。”

“一如虞世基等人以諂諛事奉隋煬帝而保有富貴,但煬帝被弑,世基等人同樣被殺。”

“你們應拿此作警戒,事情有得失,不要吝惜,要能暢所欲言!”

……

【而李世民的另一個進步則是完善諫官制度竝且培養諍諫精神。】

【諫官古已有之,但是唐以前不僅諫官廢置不定,而且編制也不固定。】

【唐朝諫官制度完善,諫官數量衆多。】

【如給事中四人,正五品上,諫議大夫四人,正五品上。】

【竝且,李世民會主動培育諍諫精神。】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征、李世民與鳥。】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就見李世民正在逗弄手裡的小獵鷹。

突然魏征來了。

李世民連忙把小獵鷹揣進懷裡。

魏征一看李世民衣服底下鼓鼓囊囊的,知道有問題,於是就故意說話說得長一點。

等魏征終於說完了走了,李世民把衣服解開一看,小獵鷹已經在懷裡悶死了。

……

【因此,唐代諫官權力極大,且言無禁忌。】

……

武周。

武則天黑著一張臉。

這幫諫官的確是百無禁忌!

“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賢者能節之不使過度,則前聖格言也。”

她每次都能想到硃敬上的這道諫言。

什麽叫找一兩個“男寵”不是不可以,但弄得太多缺乏節制!

奉宸府一共才二十四人!

朕與那些三宮六院的皇帝比起來已經很收歛了!

……

【唐代雖然有拒諫發生,但是因進諫而身亡的事件極爲罕見。】

【以貞觀朝中魏政爲例,此人最能犯顔直諫。】

【王珪、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等進諫的官員不下三十五人,其中魏政一人所諫前後兩百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

【李世民多尅己接納,或擇善而從。】

【唐朝的諫言成功率爲百分之六十八,貞觀一朝就佔其中的百分之四十。】

【封駁制度和進諫制度在防止權力過於集中和皇帝錯誤決策方麪起了很大的制約作用,這是貞觀之治出現的重要原因。】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