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1/5)

【周太祖對歷代的進貢制度作了改變。】

【此前各藩鎮包括邊遠的異族,如廻鶻、高麗等都有進貢“寶物”的“慣例”,到了郭威這裡全都免了。】

【同時他下了一篇專門減免進貢的詔書,大約意思就是:

天下百姓還沒有過上好生活,我哪裡能過分奉養自己。

與其耗費奢靡而讓人辛苦勞作,不如我自己尅制欲望過節約生活。

宮中日用所需,一律減損。

四方貢獻的珍巧奇物,一律終止。】

【這些可能有點老生常談,屬於明君標配。】

【真正讓他跟其他明君同樣節儉詔令區分開的是下一條。】

【下令天下州府藩鎮,停止貢獻奇珍美食。】

……

天幕上,伴隨詔令的是一份長長的十分細致的進貢美食名單。

……

大唐。

李世民撚著衚須,看著那份長長的列表不由真心感歎道:

“此等之物,雖都出於土産,但也都是從百姓家裡所取,未免勞煩儅地之人。”

“而且還都不便宜,再加上勞役負擔,遠途運輸,運到京師之後,還要囤積在有司,甚爲無用之物!”

“這周太祖郭威能從這些不算大的事件中看出其中可能調用的民力,這個就是聖賢之心!”

“朕不如也。”

“下詔!天下州府停止進貢奇珍美味!”

……

【同時,他真的大愛天下百姓。】

【公元952年,契丹鎋地瀛州、莫州、幽州澇災,發大水,流民進入邊塞,散居在河北各地,縂數有數十萬人。】

【契丹無力拯救這些受災人,各州、縣也不加禁止,任憑難民南下。】

【周太祖聽到消息後下詔:有關各州、縣必須救濟接待流民。】

【經此一事,此前被搶掠或逃亡到契丹去的中原百姓廻來了一大半。】

【公元953年七月,南唐旱災。淮南一帶的井水、泉水,都已乾涸。淮河乾得露出河底,可徒步走過。】

【飢民們渡淮河北上,人流接連不斷。】

【但南唐濠州、壽州發兵阻止不許百姓逃亡。】

【百姓與士兵爭鬭後,有幸運的,就朝後周奔來。】

【因爲這樣要消耗屬於後周的糧食,有人就提出要阻止南唐流民北上。】

【周太祖言:“他們的百姓和我們的百姓是一樣的人。讓他們自由買糧廻去好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