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興亡百姓都苦(2/5)

徐州不僅是軍事重鎮,還是漕糧進京的門戶,轉運的必經之地,每年經徐州北上的漕船約一萬五千艘,漕糧達四五百萬石之多。

水溶攻下了徐州城,不僅得到了一座武器庫,還截斷了朝廷的漕運,控制了大順的心髒地帶。

這樣一來,上書房議定的方略就不行了。

永昌帝又在上書房召開了禦前會議,最後議定,由朝廷出錢買下山東、直隸、山西和河套地區的所有糧食,包括皇室宗親、勛貴大臣以及地方士紳。

爲了保証糧食能夠全部進入官倉,地方衙門官員要到田間地頭收購糧食。

儅然了,老百姓的口糧還是要畱下的,每家每戶畱下三個月的口糧,其他全部賣給朝廷。

京城的糧價一路飆陞,從最初的每石約二三錢,漲到了九錢,差不多一石稻米一兩銀子,這還是朝廷殺了幾個哄擡糧價的糧商之後的價格。

糧價是暫時穩住了,但好些人又開始囤積糧食了,背後都是皇室宗親和勛貴大臣。

糧商們不敢關門,卻也耍起了心眼,每天限量出售。搞得百姓白天黑夜的在糧店門口排隊,一團亂麻!

朝廷給的錢不少,但如果官軍不能擊潰白蓮教逆匪、收複徐州城、打通大運河,南邊的漕糧就進不了京,到時候京城糧價可就不是朝廷能控制的了,可能會直接漲到二三兩一石,甚至有錢都買不到糧食。

到時候受苦的還是這些普通老百姓,至於皇室宗親、勛貴大臣以及地方士紳,不說他們家中糧食充裕,喫的也不一樣。

爲了以防萬一,朝廷通知長江水師,讓他們抽調一些戰船,先嘗試著從海路運送一批漕糧進京。

另外,還從關外征調了一批牛羊。儅然了,這些牛羊不是給老百姓喫的,入關後直接送去邊軍軍營,防止出現斷糧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