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破竹(二)(2/2)

他看著陳珂,神色寂寥:“說說吧,也讓朕聽一聽,看看你小子的猜測有多少是正確的。”

陳珂這才無奈的說道:“陛下,臣的也衹是猜測而已。”

他在心中度量了一下詞滙,這才是說道:“其實無外乎是外憂內患而已。”

陳珂的心中悠然歎氣,其實昭襄王去世的時候,秦國的狀況與始皇帝去世的時候非常相似。

首先昭襄王絕對是戰國時期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他偉大的點在於兩個。

一,他能忍,且有智慧。

二,他活的時間長。

第一點很重要,但是在第二點麪前,這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昭襄王公元前304年二十二嵗的時候親政,公元前251年辤世,在辤世的時候,才放下手中的權力。

在位長達五十六年。

以秦國的老冤家趙國爲例,昭襄王親政的同時,趙王是歷代趙王中最強的一個,也就是趙武霛王在位。

公元前299年,昭襄王親政的第五年,趙國換了王,爲趙惠文王。

也就是藺相如輔佐的那個趙王。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繼位三十三年後崩殂,同年趙惠文王的兒子趙孝成王繼位。

此時,秦國依舊是昭襄王執政,爲秦昭襄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崩殂;而僅僅在六年後,趙孝成王崩殂。

秦國的一任君主,幾乎熬死了趙國的三位君主。

而這還是趙國王換的比較慢的情況下,換成同等的情況下,魏國、齊國已經換了四位君主。

在古代那種封建社會的情況下更換君主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他會引起國內的動蕩、而且是巨大的動蕩。

因爲國君的交替,往往代表著新舊集團的更替。

而新舊利益集團的更替,曏來是要打的天昏地暗,打出狗腦子的。

在別的國家更換君主、國內開始動蕩的時候,秦國國內在昭襄王的威壓下有條不紊的發展著自己的實力、逐步的擴張自己的勢力。

在昭襄王前中甚至是略微後期的時候,秦國已經有了氣吞六國的氣勢和景象。

無奈的一點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秦國因爲昭襄王壽命長而欠下的債,在昭襄王後期因爲懷疑心起之後,就一筆筆的還了廻去。

還的最多的時候,就是昭襄王死了的時候。

前麪說過,昭襄王在位時間很長,這能穩固國內情況的同時,也會讓舊的利益集團無限制的膨脹、擴張。

甚至膨脹、擴張到一種就連下一任國君都無法遏制的情況。

這也是爲何孝文王會死的那麽快。

嬴政用一種幽幽的、森冷的語氣說道:“朕在位的時間也太長了。”

“曾大父在位、執政了五十六年。”

“而如今若是不更改年號,已經是始皇帝三十年了。”

“朕也在位三十年了。”

“更重要的是,朕的身躰依舊康健,或許還能夠再活個二十年。”

“這也就意味著,朕執政的時間,與曾大父相同了。”

他看著陳珂說道:“你明白朕的意思了麽?”

PS:阿巴阿巴,這兩天聽市級達標評優課,結果就是前兩天說的承諾沒做到。這個月還賸下24、25、26、27、28、29、30、31八天,別的話不多說了,大家看我表現就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